在通渠粉强烈的疼痛刺激下,豆豆持续哭闹,惊慌失措的邓女士情急之下用清水给豆豆漱口及催吐处理,没想到,这一举措给孩子造成了更严重的烧伤,孩子口腔、食管和胃等多个部位被烧伤,孩子的吐出物还灼伤了他的脚趾。
豆豆被紧急送到广东医科医院PICU,经诊断后发现豆豆的口腔黏膜充血红肿及出血,医生立即予以牛奶漱口、洗胃和保护胃黏膜等处理。
从豆豆胃里抽出的白色胃液经过一番抢救,豆豆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腐蚀剂持续性化学性损伤令他饱受痛苦。口腔黏膜的严重灼伤、出血与剧烈疼痛让豆豆食不下咽。
孩子误服家用清洁剂,其实很常见。
在广东医科医院,因为误服强酸、强碱而送进PICU抢救的孩子,每年有好几例。这些孩子,年龄大多在1~5岁之间。
近年来,在国内其他城市,这类事例也多到触目惊心——
“不能随意喝水或催吐!”广东医科医院PICU主任邓明红表示,通渠粉属于强碱,强碱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喝水、催吐可能加重食道和胃粘膜损伤、出血、穿孔等。
他指出,误服强碱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口腔、咽喉、食道和胃可能灼伤,甚至穿孔、脱水、休克,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应立即喝鸡蛋清、牛奶、豆浆、浓米汤、植物油ml左右,既可中和毒物,又能保护消化道黏膜等。
邓明红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发现或者怀疑孩子误服了清洁剂,不要犹豫,医院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所有家长家里的消毒剂要立即马上迅速收好!!注意
①不要将清洁剂放在饮料瓶中
儿童常常对瓶瓶罐罐的东西充满好奇,尤其是幼儿,特别喜欢用嘴来“认识”事物。千万不要用饮料瓶装消毒用品。有些消毒液无色透明,不要用纯净水瓶或玻璃瓶分装。
②未用完的清洁剂,最好锁起来
强酸强碱之类的洗涤剂、清洁剂,使用完后要及时处理、丢弃。如果要保留,一定要妥善保存,放在孩子不容易找到的地方,最好加锁并做好标签。
③做好标签
装消毒剂的分装瓶,要做好标识,防止误服。
④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尤其是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教育大孩子,避免他们给年幼的孩子喂食危险物品。
宝宝们喜欢用嘴巴来探索这个世界,时不时会有家长咨询宝宝误食的处理办法,因为误食的物品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首先家长们要冷静下来,发现孩子误食后,不要惊慌,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孩子哭闹,不仅拖延救护时间,还可能引起误吸等意外情况,一定要耐心安慰仔细询问,以便积极对症处理。在实施家庭急救之前,首先你要弄清楚孩子误食了什么,误食了多少,多久之前误食的。最好孩子能自己表达,如果孩子无法自己表达,你就必须仔细检查什么东西被动过并且数量有明显减少,再推算误食的大概时间。另外在与急救中心联系时,要向医生告知孩子误食了什么,误食了多少,多久之前误食的。医院时,要带上剩余物品及其包装,如果确实不知道孩子误食了什么,在家中有呕吐或者催吐的话,应将孩子医院,以便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第一类
?误食酒精、咖啡、香水等:如果少量误食不会发生急性中毒,如果误食的量较大,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误食沐浴液、洗发水、香皂、牙膏、面霜、化妆水(不含酒精)等:基本上不会发生急性中毒或毒性很低,如果误食的量较大,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误食常见药品:如果少量误食如维生素之类的常规药物,可以让孩子多饮水,促进药物稀释排出;如果大量误食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以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提醒:催吐必须及早进行,如超过3~4小时,大部分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出现昏迷或者抽搐时不能进行催吐,以免在催吐的过程中发生窒息。总结:如误食量少,可以先观察,如误食量大,医院第二类
?误食容易发生呛咳的物品,如,纸张、蜡笔、水画笔等:若不断咳嗽,表情痛苦,考虑有误吸,紧急就医。?误食外形较为光整的固体物品,如,纽扣、串珠、果核、小硬币等:若是哽在喉部,可尝试催吐,若是吞入腹中,可等待与粪便中排出,若是大量吞入腹中引起消化道不适,紧急就医。
总结:如误食量少,可以先观察,如有不适,不必催吐,医院
第三类
?误食挥发性的液体,如,汽油、煤油、香蕉水、指甲油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挥发性的液体呕吐时容易吸入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学性肺炎。?误食杀虫剂、防虫剂,如,农药、樟脑丸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毒性强,很快会让孩子发生昏迷或抽搐,此时催吐极易发生窒息。?误食强酸、强碱物质,如,漂白剂、清洁剂、去污剂、电池、普通干燥剂(硅胶对人体没有毒性,可经由粪便排出)等: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立即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服下,紧急就医。因为催吐强酸、强碱溶液,会造成食道反复灼伤。?误食尖锐的物品,如,首饰、回形针、钉子、碎玻璃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尖锐的物品可能会划伤食道和气管。总结:不可催吐,立即送院。来源
广东医科医院
编辑顺德新媒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