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以亿计,但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仍存在着许多误区。如“糖尿病是爱吃糖引起的”“长时间注射胰岛素会成瘾”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谣言依然广为流传。到底有哪些糖尿病的常见认识误区!

01

误区一:得糖尿病不要紧

不少人认为,得了糖尿病也没什么要紧的,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人体器官长期浸泡在高血糖中,会损害各个器官,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残致死。

02

误区二:糖尿病是爱吃糖引起的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爱吃糖与糖尿病的发病没有必然的联系。

03

误区三:二甲双胍伤肾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服用二甲双胍,并非二甲双胍伤肾。我国最新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低血糖发生率低,不导致肾脏损害,长期使用不增加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风险。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60,不用调整剂量,放心使用;eGFR45~60应减量使用;eGFR45应禁止使用。

04

误区四:血糖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血糖正常或平稳一段时间时,医生可以依照病情进行调整药物。切忌自行停药,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胰岛细胞的损伤,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

05

误区五:饮食治疗就是饥饿疗法或全素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许多人将饮食治疗简单粗暴地理解为饥饿疗法或全素食治疗,这是不可取的。饥饿疗法或全素食治疗下,患者热量摄入减少,尿糖可能暂时下降;但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脂肪分解供能产生酮体,会导致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遵循能量细化、搭配合理、饮食均衡的3个原则。

06

误区六:自我监测时只需监测血糖

糖尿病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糖尿病患者除监测血糖外,还应多方位监测。临床监测方案如下表:

07

误区七:血糖平稳后就不需监测血糖

血糖平稳后,可以减少血糖监测时间点,但不应放松对血糖的监测。建议定期对空腹、餐后、睡前血糖予以监测。

08

误区八:感觉低血糖时不用测血糖就进食

低血糖常表现为饥饿、乏力、头晕等,但有时这些症状是疾病发生的信号而非低血糖。怀疑低血糖时应立即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意识清楚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液20~40ml静脉注射,或胰高血糖素0.5~1.0mg,肌注。每15分钟监测血糖一次,根据血糖水平进行后续处理。

09

误区九:胰岛素一定要等到口服药无效才会用

很多患者认为,打胰岛素意味着先前的治疗失败了。实际上,早期应用胰岛素不见得是坏事。指南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应尽早(3个月)开始胰岛素治疗。

10

误区十:多吃南瓜、苦瓜能治糖尿病

民间流传着一种离奇的说法:南瓜能刺激胰岛细胞反应,促进胰岛素产生,苦瓜分泌胰岛素物质。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验证实南瓜可刺激胰岛细胞反应,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苦瓜有一定的调脂作用,但不能降糖。

平稳降糖·控制并发症

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Ⅱ)

吉林华威是药品质量标准起草单位、而吉林华威生产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Ⅱ)是国家认可的名优新品。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Ⅱ)采用独特而先进的复方技术,使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两种有效成分产生了协同作用,靶向针对2型糖尿病的两大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超越了其他传统口服降糖药。

强强联手双向控糖

盐酸二甲双胍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格列本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两者联合产生更好的降血糖作用。复方制剂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单方相近,控糖效果更稳定更持续。口服单方盐酸二甲双胍不经肝脏代谢,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泄,既减轻了肝脏的代谢负担又减少了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更好;口服单方格列本脲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汁和尿各排出50%,是肝肾双通道排泄,减少了长期服用的药物蓄积,避免对肝、肾组织的二次伤害。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cfa/75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