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
现场浓烟滚滚,火势窜天。
哥特式的塔尖在火中倒塌,屋顶化为一座巨坑。
(图源:dailymail)
巨大的浓烟滚滚进入城市的天际线,顷刻间吞噬了这座历史建筑的大部分。
目前屋顶已经部分塌方。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大火起初发生在纪念碑的阁楼上,随后蔓延至屋顶。
天然气的理化性质:无色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或其它有机溶剂,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0.55,爆炸极限为5~15%。
灭火物质:水、CO2、干粉。
那么,针对天然气起火后,如何快速扑灭?小编总结了以下7点,供您参考!
天然气火灾防护措施
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物质,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事故,同时也存在毒性、噪声、高温或低温、机械伤害和高空坠落等职业危害。本节仅重点介绍生产过程火灾、爆炸和噪声等危险有害因素与防护。
1.天然气火灾爆炸因素
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均为易燃、易爆物质,只要存在空气(或氧气)等助燃物及火源,就可燃烧甚至爆炸。
天然气处理过程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不仅直接损失巨大,而且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危害程度极大。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外力破坏、违章作业、设备和设施质量、腐蚀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设备、机械、管线、阀门、仪器仪表等出现泄漏。泄漏的天然气及其凝液等遇雷击火、电气或静电火花、机动车排烟喷火、明火或其他散发火时,将会引发火灾事故。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还将发生爆炸事故。
天然气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导致火灾爆炸的因素主要如下;
(1)管线和压力容器破裂、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天然气处理过程中的管线和压力容器,在运行时可能因窜气、超压、腐蚀、选材不当和制造缺陷等导致破裂和泄漏,如遇火源即可发生火灾爆炸。
(2)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是静电火花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危害。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火花放电。如果所在场所存在天然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即可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当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体,或接地体的人体接近带静电物体时,都可能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
(3)电气设备开关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电气设备高电压火花放电、短时间的弧光放电、接触点上微小火花放电等都是引发火灾爆炸的火源。
(4)点火、熄火和回火引起爆炸。
加热炉点火前未彻底吹扫,或因点火工具不可靠以及直接利用炉膛高温引燃燃料气可能引起点火爆炸;紧急停电及燃料气系统波动,可能引起熄火爆炸;硫磺回收装置反应炉(燃烧炉)回火可能引起酸气系统回火爆炸;火炬系统回火可能引起放空系统爆炸。
(5)动火作业引起火灾爆炸。
在厂区或装置区有天然气存在的区域进行动火作业时,特别是在对介质为天然气或其凝液的设备、管线进行焊割施工时,当置换不彻底或有关阀门未关死、周围存在有泄漏的天然气,以及其他区域的天然气窜入焊割施工的动火区等,极易引发火灾爆炸。
(6)硫化铁自燃引发火灾爆炸。
钢材中的铁元素可与天然气中的H2S反应生成极易自燃的硫化铁(或硫化亚铁)。硫化铁的自燃属于自热氧化自燃类型,即在常温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发掉,则将聚积起来使堆积的硫化铁温度上升,达到其自燃点以上,就会剧烈燃烧,并引燃周围易燃、易爆物质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7)碰撞和摩擦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在天然气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因金属物体与金属物体之间碰撞摩擦产生火花,导致火灾爆炸。
2.天然气火灾爆炸危险性特征
天然气的主要组分甲烷属于易燃易爆气体,甲B类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为5.3%~15%(体积分数),最小点火能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5kJ/mol,或kJ/m3),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扩散系数为0.,极易燃烧、爆炸,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
因此,设备和管线中的天然气一旦出现泄漏并遇火源,火灾爆炸将会同时发生,火焰传播速度将达到~m/s,局部爆燃压力可达8MPa,甚至更高,因而破坏力很强,事故通常难以控制和施救。所以,天然气处理过程中最严重的危险是火灾和爆炸,它会出现在每一处天然气可能泄漏的区域;其次的危险是压力容器的物理爆炸。
由此可知,预防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关键是清除火源和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防护
为了确保天然气处理装置安全可靠运行,必须从设计、施工、投产试运、日常运行管理及维修等各个环节切实抓好安全工作,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规定。
(1)设计控制
实践证明,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是控制事故的关键环节。为此:①严格遵循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②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熟可靠、节能环保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③设计中应考虑设置火灾及气体检测系统(FGS)、电视安全监视系统以及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后者即紧急停车(ESD)和安全联锁系统,其中,安全仪表系统系完成异常工况或重大事故状况时安全联锁保护,并实现全厂、某一装置或设备的紧急停车,火灾及气体监测系统完成全厂可燃气体泄漏和火灾监测,在中心控制室实现集中报警,并向安全仪表系统或自动消防灭火系统发送联锁保护信号;④自行设计的容器材质应正确合理,并有明确的制造、检验和验收要求,以确保设备制造质量;⑤外购设备、机械应有技术规格书,对其设计参数、制造标准、承担责任、供货范围、技术指标、监造验收等提出明确要求;⑥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编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2)施工控制
施工中应通过以下几方面控制质量:①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规定施工,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和安全;②选择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单位施工;③建立质量目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执行设计文件,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在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下控制;④采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材料,认真进行检验、验收及建立质量档案;⑤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在容器制造过程进行监造、检验及验收;⑥通过阶段验收、竣工验收、技术资料整理、文件档案建立实现施工事后质量控制。
(3)生产管理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此应该做到:①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消防组织,管理和作业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岗位安全培训,并经考试方可持证上岗;②切实做好生产过程的巡查、维护和检修工作;③对于火灾爆炸等危险危害事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而且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并认真做好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④严格执行用火管理规定和要求。
天然气起火后,如何做到快速有效扑灭?1确定危险区域,划定警戒范围,疏散该区域内及下风方向的所有无关人员,一般下风方向撤离至少米,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米;
2泄漏区应切断所有电源,严禁携带手机,对讲机要防爆;
3天然气泄漏未燃时,处置人员应着封闭式防化服(或浇湿衣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占领上风或侧上风阵地;
4在泄漏点周围设置水幕,稀释和吸收泄漏蒸气,进行抑爆,亦可用雾状水将蒸气赶至安全地带;
5天然气泄漏或着火,应首先切断气源,关闭阀门时,应防止产生负压引起回火;
6无法止漏或不能及时切断气源时,不能盲目将火扑灭;
7排除进入管道井、下水道等地下设施天然气时,应打开入口盖板,使其自然散开。
天然气长输管道应急管理
防火管理制度1、气源厂、加气站内严禁一切烟火(厨房、二楼吸烟区除外),任何人不得携带火种进生产区。外来人员随身携带的火种(火柴、打火机)入气源厂、加气站时交门卫保管。
2、所有人员一律不得穿钉鞋进入生产区;除当班人员、气源厂、加气站部技术员和气源厂、加气站部领导外,末经批准,任何人不准进入罐区。
3、进入生产区的机动车辆,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处装防火帽,严禁拖拉机、电瓶车、兽力车进入生产区。
4、不准在生产区内进行修车、擦车、开收录机、打车灯开关、按喇叭等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
5、外来客户来气源厂、加气站拉气的人员和车辆,除经气源气源厂、加气站同意可以进气源厂、加气站拉气外,其余一律在气源厂、加气站外等候,入气源厂、加气站装瓶的汽车,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杂物,实行入气源厂、加气站管理制度。
入气源厂、加气站须知1、一切人员进入气源气源厂、加气站,都必须自觉遵守本气源厂、加气站的有关安全规定。
2、严禁一切烟火,任何人不得携带火种进入,外来人员随身携带的火种(火机、火柴等)在进入之前应交门卫或运行人员保管,手机必须关机。
3、所有人员一律不得穿戴钉鞋进入,进入生产区必须穿着防静电衣服。
4、外来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须有本气源厂有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非本气源厂、加气站岗位员工禁止操作任何阀门设备。
5、进入生产区的机动车辆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管出口处安装防火帽,车速不超过5KM/H,严禁拖拉机、电瓶车、摩托车、兽力车进入生产区。
6、不准在生产区修车、擦车、开收音机、打开车灯开关等。
7、上述各项规定如有违反者,根据情况轻重按本公司的相关制度进行处罚,造成事故者,追究法律责任。
外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在施工期间外来施工单位和本公司的人身、财产安全、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1、外来施工人员要指定一名适当人员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2、外来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公司人员的监督管理。
3、外来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签订安全技术交底书,得到我公司人员同意方可作业。
4、施工现场要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5、生产区内严禁吸烟。
6、遵守劳保着装有关规定,进行相关作业必须按规定佩戴相关防护用品,高空作业(2米以上)必须系好安全带。
7、施工物品、用具摆放有序,废料及暂时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到适当场所,作业完毕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8、施工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本公司生产装置区和办公区,未经许可不得动用本公司的任何设施。
9、因生产维修需要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确保安全后在规定的时间方可以动火施工,完毕后,必须确认无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10、本公司有权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对各种违章现象进行处罚,因违章而造成的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LNG槽车进入气源厂的加安全管理规定1、遵守气源厂、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制度,槽车进入生产区,必须听从当班运行人员的指挥,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
2、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使用移动电话等危及气源气源厂、加气站安全生产的行为。违反者一经发现,将根据“生产运营部安全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当事人经济处罚。
3.气源厂、加气站区内部分地面为绿化草地,进入气源厂、加气站区行车时,请注意避让,严禁将车辆开入绿化草坪,损坏草坪。如有损坏视损坏情况赔偿。
4.槽车按当班运行人员指定位置停稳后,应到主控室填“槽车到气源厂、加气站登记表”。等候运行当班人员通知卸车(到气源厂、加气站可以立即卸车的除外),保持通信畅通。
5.在卸车期间,司机必须至少有一人在气源厂,司机在收到卸完车的通知后,要及时的卸管,并将车辆开到地磅处回磅。过完磅后,仍需要在气源厂、加气站里停留的,必须向当班运行人员说明,在无特殊情况下,槽车在卸完车后应立即离气源厂、加气站。
6.如需在气源厂、加气站内宿舍休息的司机,请自觉维护好休息室内的卫生,休息时间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保证大家都有个良好舒适的休息环境。
7、按计划到气源厂、加气站的槽车入库停放,非计划到气源厂、加气站的槽车不得随意入库,需得到经理同意后,方可入库。
运行班日常管理规定1、班组成员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我要安全”的觉悟、“我会安全”的技能、“我管安全”的责任、“我保安全”的义务,严格遵守执行气源厂、加气站内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需启动气源厂、加气站区内各设备时,必须先检查该设备的附件及阀门是否达到开机要求,设备启动运行后,要随时监控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开机,严禁设备带病工作。
3、坚决执行一小时一巡查制度,巡查时要对每个设备阀门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杜绝有“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对自控设备的液位、压力、温度、流量等远传仪器仪表进行认真检查,对远传仪表与现场仪表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做好记录。如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上一级领导报告。
4、当班人员要穿戴好工作服和工作牌,在主控室里坐姿要端正,严禁“躺”“睡”在凳子上。记录各种运行数据要清楚、真实、准确。
5、各设备的保养维护责任人要根据各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认真负责的做好气源厂、加气站内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各车间内要保持干净整洁。
6、交接班时接班应提前十分钟到岗,交班人(两人)要向接班人口头简单介绍本班的工作情况及注意事项,如交班人交代不清楚的,接班人可以拒绝接班。待接班人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确认接班后,交班人(两人)方可离岗。严禁交班人在接班人没有全部到岗的情况下提前离开。
7、班组内要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员工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老员工要给新员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气源气源厂、加气站管理人员值班制度1)为保证气源气源厂、加气站能够安全生产、稳定供气,特安排气源气源厂、加气站管理人员实行一天24小时值班制度。
2)值班人员需及时掌握当日生产状况,并进行合理安排。
3)监督和协助运行人员认真完成当班工作,并能够不定期进行巡查。
4)值班人员不要求坐班,但必须在气源厂、加气站区内,并且保持通讯设备畅通。
5)及时处理气源厂、加气站内的突发事件,若不能自行处理,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6)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完成交接班。
7)本制度只在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执行。
推广合作,请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