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这样的匠心深耕,这家公司成为国内首屈

医院订阅哦!

“与国同梦七十载,匠心牧业二十年”。年8月13日,第20届光明牧业论坛暨第12届长三角奶业大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年是祖国70年华诞,国家综合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奶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值光明牧业论坛举办20周年,光明牧业的发展也必将随着国家的进步、奶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起点。

第一篇同聚一堂共抒奶业匠心之路

光明牧业论坛作为行业中最早的牧业论坛之一,自年起开始举办,到今年是第20届,每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在行业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都为与会者带来最新的行业形势分析和不同的技术主题盛宴。本次论坛,光明牧业不但出动了团队精英,还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分享他们的行业发展看法和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技术。

与会嘉宾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忠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加启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新仁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赞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振峰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栋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朱从余

新疆奶业协会会长余雄

安徽省奶业协会秘书长王志耕

福建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大新

天津市奶业协会会长徐练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JamesDrackley

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让

法国爱沃国际育种公司副总裁MarielleBREHERET

广东筠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叶建兴

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林

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继伟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连勇

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张俊杰

澳欣(北京)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军

京东零售集团企业业务事业部华东区销售总监王路

法国馥蒂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田亮

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反刍业务总监安福生

长春博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武文

大丰市盐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峰

上海爱励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汪耳洲

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宏本

新疆天康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滨

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毅平

山东华澳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丁唯

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刚

浙江金华市佳乐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济平

安徽省奶业协会会长吴明楼

福建省奶业协会会长,福建省闽牛乳业有限司总经理林纪智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光文、曹明是

《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董晓霞

滑动可查看全部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赞致欢迎辞。他表示,70年来,中国奶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三个千万吨的连续跨越,奶牛单产、生奶质量已跻身国际一流水平,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日益增强,展现了奶业发展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未来,光明牧业将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探索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中国奶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的双重提升,合力推动中国奶业蓬勃发展。

新疆奶业协会会长余雄介绍了新疆奶业的地理优势以及奶业发展现状,新疆正在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过渡。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的决心。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忠表示上海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断优化牧业、奶业生产布局,不断创新发展方式和提高发展质量、竞争力。光明牧业作为上海乳业的中坚力量,将长期坚持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发展方向,不断拓展光明品牌价值、塑造光明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实现从一个本土企业向全国影响力企业的跨越。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在致辞中表达了三点内容,第一,奶业是长三角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长三角的发展和奶业的发展相互独立,互相组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第二,光明牧业论坛和长三角奶业大会为行业搭建了技术和方法分享的平台,促进了技术经验成果的传播示范和应用。第三,未来奶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奶业再上新台阶。

主持人: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朱从余第二篇分析奶业形势,论奶业匠心发展

年已经过去大半,上半年国内外奶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下半年是该悲观还是乐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解读了当前国际、国内奶业形势,提出发展建议。

国际市场:年上半年世界主要奶业出口国奶产量收缩,新西兰、澳大利亚牛奶产量同比下降,欧盟、美国保持稳定,国际奶价回升早于前两年,同时饲料价格和原油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国际奶农养殖效益较好。随着供给端的收缩,需求端的压力也有所下降,世界乳制品库存近年来降到最低,7月份以来主要乳制品拍卖价格出现反弹或企稳。

国内市场:生产方面,荷斯坦奶牛存栏下降趋势明显,奶源总体紧平衡,南方乳企奶源短缺10%-30%,奶牛养殖处在景气周期,但贸易战和汇率贬值推动了饲料成本的上涨,同时牧业集团的养殖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牧业集团供奶占日收奶量的50%以上,建立中国奶源新模式,实现产业共赢,中小牧场一体化如何破局是关键。加工方面,年龙头乳企开局良好,上半年液态奶加工量同比增6.3%,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国内奶源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年上半年主要乳制品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大包粉同比增加28.9%,进口包装牛奶同比增长35.4%。未来国内乳制品需求潜力巨大,预计需求量复合增长率为1.5%,规模乳企销售额年均增长3%以上,将拉动对原料奶的需求年增长近5%。

鉴于上述国内外奶业形势,建议国内养殖场做好奶源增长的合理规划,乳企根据发展规划指导所属奶源扩展牛群,避免盲目生产;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减少国内购牛的传染病扩散风险;通过提升本土化饲料比重、提高奶牛的长寿性和终生产奶量等方面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奶源生产的不平衡,利用奶牛群发展肉牛以及乳肉兼用牛的发展思路等,保证国内奶业健康持续发展。

时代在变迁,但奶业发展的初心、使命和未来不容忘记。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加启分享了“优质奶源建设匠心精神与核心指标”的报告。

奶业的初心:短短30年,我国奶业的养殖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饲料结构今非昔比,机械化水平日新月异,牛奶质量安全经历了浴火重生。年我国原料奶菌落总数为29.5万CFU/mL,而年为64.6万CFU/mL;年体细胞总数全国平均值为33.04万个/mL,规模牧场平均值为22.1万个/mL,远低于美国和欧盟的限量值。质量安全的提升,说明我国奶业生产的卫生、环境、机械水平都有了巨大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年连续三年我国奶制品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

奶业的使命:匠心精神还需坚持,产业使命依然任重道远。比如我国的青贮饲料利用效率不高,干物质含量有些还达不到30%;优质苜蓿进口依赖程度高,中美贸易摩擦引发成本增大。虽然目前原奶价格上涨,大家更要重视质量安全。

奶业的未来:优质乳工程代表了国产奶的战略发展方向。我们用十年时间建立了评价牛奶的三维体系,包括牛奶的活性酶类、活性蛋白和热处理副产物。优质乳工程的实施,不仅使生乳用途分级得到应用,还加速了低碳绿色加工工艺的创新。目前,“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已在23个省的46家企业进行了示范应用,年向市场供应优质巴氏杀菌乳6.4万吨,年供应31.7万吨,引领了我国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优质乳工程,有助于奶业振兴实现四化,即原料鲜活本土化,加工工艺低碳化,奶类产品优质化,国民消费理性化。

第三篇共享匠心管理经验,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光明牧业积累多年牧场管理经验,建立环保、安全、防疫、生奶质量等保障体系,拥有强大专业技术团队,持续完善牧场sop与千分制管理体系,全力打造标杆牧场。实现了6年连续单产超过10吨,年2个牧场超过12吨;繁殖率连续7年超过76%;体细胞数逐年下降,超越欧美标准;细菌数持续降低;新产牛60天淘汰率6%-9%;抗体合格率高于90%。如此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光明牧业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以及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

光明牧业牧场管理部总经理王建宗年加入光明牧业,从事奶牛养殖行业28年,历任牧场技术员、场长、管理部部长、总经理等职务。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牧场一线生产管理工作,管理经验丰富,业绩优秀,年全公司28个牧场的单产超过10吨,优质乳加价率98%。

王建宗在“牧场管理经验分享与展望”报告中指出,牧场管理有六大方面非常重要:后备牛管理、降饲料成本、应激管理、提升奶价、牛只健康、人才培养。

1、后备牛管理是牧场持续发展的根源。后备牛的发展首先要依靠成熟的育种体系,即专业的选种选配。光明牧业实行定制选种选配工作,GTPI指数需要达到以上,并借助法国爱沃的先进育种技术。其次要做好犊牛管理,实现哺乳期日增重g以上。给犊牛婴儿般的呵护,注重犊牛的产后消毒、擦干,优质初乳饲喂(百利度22以上,产后1小时4升,8小时2升)和断奶后饲喂颗粒饲料要达到1.5kg。第三是注重后备牛管理的两个理念:生长监控与必要的筛选,即每月体高体重监控牛只生长,实现12.5月龄达到厘米,13月龄开配的目标,并淘汰筛选不合格牛只;可以粗放饲养但严禁放任不管,即给犊牛舒适的环境,合理利用剩料(严禁6月龄之内和18月龄以上牛使用剩料)的管理。

2、降低饲料成本是牧场最大的成本管控点。降低饲料成本首先要依靠专业的团队支撑,由奶研所提供最专业的配方,采用统一的供应链采购和稳定的内部饲料加工。其次,光明牧业采用了性价比高的高青贮日粮配方,采用该方法的前提是优质青贮获得,为此光明牧业建立了成熟的外购青贮体系(图1)。

图1成熟的外购青贮体系

3、应激管理是提升单产最有效的措施。奶牛非常不喜欢变化,因此在管理上需要稳定和无应激。(1)要采取措施控制奶牛热应激,光明牧业模式:风扇+喷淋,风速3米/秒,出水量3.8L/分钟。重点是集中喷淋(奶厅和待挤厅);做到奶牛夏季呼吸频率低于60次/分钟。同时,也要制定简单易懂的操作规范并责任到人;重视非泌乳牛的防暑降温;(2)防止饲料应激,应保证TMR饲料加工的稳定性。4、提升奶价是提高效益最直接的办法。一是提升生鲜乳中的理化指标。措施为制定优良日粮配方,使用性价比高的粗饲料,进行育种调整,使用不同品系的牛只搭配。二是利用季节差价提升奶价。三是产犊季节的调控。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前提下,增加二季度产犊,降低四季度产犊,增加8-10月份的上市奶量。

5、牛只健康是发挥生产潜力的前提。(1)牛只疫病安全。完善疫苗免疫、检疫制度,合规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是解决复杂疫病的唯一办法,要把好门卫第一关,树立牧场良好的防疫氛围;(2)乳房炎管控。控制乳头评分3-4分的乳头要在10%以内,如果做不到,设备需要调整。保证环境卫生,建议使用沙子作为垫料。牛粪垫料使用发酵技术。对挤奶员进行工作量的合理安排,进行有效的考核制度。

6、人才是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招聘、培养、留住90后,成为牧场新的挑战。要想留住90后,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一是生活改善,提高住宿和伙食水平,提供丰富的娱乐活动。二是专业能力提升,光明的培训体系有校企联合、师傅带教、光明学堂,交流学习方式有内部交流、外部学习,请进来、走出去。三是工资待遇要有竞争性,关键要有完善的晋升体制,并与工资结合,提供锻炼平台,不拘一格提拔任用。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奶牛研究所总经理苏衍菁,上海食品学会乳品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牧场标准化生产与管理、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苏衍菁在“南方牧场高产管理技术与产品创新”报告中指出,实现“高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虽然光明已经有2个牧场实现了12吨以上,但和以色列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防暑降温非常重要。为此,光明牧业制定了热应激操作规程SOP,同时跟踪上百头牛得出结论,每天喷淋7次可以让牛只体温不超过39.5℃;每次喷淋6个循环,反刍达到60%。待挤厅喷淋效果好于牛舍颈夹喷淋。挤奶后2小时是加喷的最好时机。

光明牧业也提出了夏季奶牛营养策略:1、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包括提高能量(脂肪、棉籽)和蛋白浓度,改善蛋白品质;使用优质粗料,提高粗料消化率。2、补充常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提高DCAD(钙镁钾钠),缓解代偿性酸中毒;补充微量元素和微生物,提高免疫力。3、选择合理的功能性添加剂,如国家专利产品“抗热应激”产品创新——舒尔康能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提高奶牛产奶量。

光明牧业也非常重视犊牛的饲养,在犊牛留养方面设定了一系列指标,如体重>32kg留养;体重>55kg不留养;异性双胎不留养;畸形缺陷、助产拉伤不留养;弱母犊不留养(呼吸困难、全身软弱、无力等),并在初乳饲喂标准和断奶标准等方面设立了指标。同时开发出国家专利产品“犊牛颗粒料”产品创新——牛福莱,可显著增加犊牛日增重,降低了呼吸道疾病。

苏衍菁在最后指明了未来饲料配方发展的未来——低蛋白日粮,减少对豆粕依赖;实现粗料本地化,减少对进口草依赖。

第四篇托管服务匠心输出,助力合作共赢

中国养殖业正在面临大型牧场、集团性牧业占中国奶牛存栏比例快速扩大,而人力弱化,机械、智能、信息、程序强化之路。鉴于此,光明牧业成为中国最早开展有偿服务的公司之一,年秉承“创新驱动+持续提升”的服务理念,不断发展光明牧业技术服务。光明乳业在年开始首次推出委托管理模式,年开始确立轻资产技术输出服务,年还在不断完善合作模式。

光明牧业发展部总监张晓峰在“合作共赢光明牧业轻资产技术输出”报告中介绍,每个牧场背后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技术、产品等支持单位,奶牛大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化技术服务将会如星星之火,被广大牧场接受。年上半年光明牧业的合作牧场包括新疆芳草天润、黑河中兴牧业、天津富优农牧、山东华澳大地等25个,覆盖牛群头。合作牧场成效显著,合作3年的牧场单产均超10万吨,成乳牛繁殖率平均72%以上,后备牛繁殖率95%以上。

温氏乳业和天润乳业是光明牧业托管服务、技术输出的受益者,目前已经和光明牧业形成了深度的合作。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林和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让分别分享了合作的经验。

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让

天润年10月牵手光明,强强携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天润乳业的标杆牧场,打造西北部地区领先、全国范围有影响力的示范牧场,带动天润乳业养殖业整体运营水平提升。天润与光明合作以来,芳草天润牧场(存栏头)运营正常,管理规范,成绩显著,年上半年,犊牛日增重g,成母牛平均单产32.44kg,成为公司6个养殖企业、16个牧场中单产最高、管理最规范的牧场。两家企业的合作之路刚刚开始,未来将不仅仅局限于牧场,合作范围和领域将不断扩大,真正实现互惠共赢。

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林

“温氏-光明合作模式”始于年8月,基于深度管理咨询的合作方式,采用“1+1+N”模式,即光明派1名专家对接温氏牧场,1名技术管理驻场,光明“百人专家库”专家团队对温氏鱼湾牧场进行“专项工作配套支持”,协助开展牧场内部技术与生产管理工作,已达到提质增效目标。温氏乳业和光明牧业通过精诚合作,提质增效;深耕优质乳,细作好鲜奶。未来,温氏乳业不断振兴,光明牧业一直同行,共同推动企业价值升级,为南方奶业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篇分享匠心技术经验,助力牧业发展

光明牧业持续保持如此良好的成绩,不仅得益于多年经验的积累,也得益于国内外企业和技术专家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与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交流合作。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Drackley一直致力于奶牛营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rhzl/64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