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年终于等到今天,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
可是!今年
小龙虾又双叒变成了背锅侠!
吃货们“哇”地一声就哭了出来
吃垃圾?转基因改造?重金属超标?横纹肌溶解?……
每年都在说的这些传言,
到底真相是什么?
小龙虾是虫子吗?
中国以前有小龙虾吗?
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改造而引进的?
外国人都不吃小龙虾吗?
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通常和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调味。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娜州,该州在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小龙虾节”。
小龙虾传入日本后,并没有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毕竟是“牛蛙的饲料”,而且日本有丰富的水产品,相比而言,小龙虾肉质和口感都处于劣势。
外国人吃不吃小龙虾还可以看看出口数据,年仅湖北省就出口小龙虾多吨,全国的出口量至少是数万吨。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图为路易斯安那小龙虾节上的场景。
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专吃垃圾?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当然它也吃小鱼、小虾、贝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同类相残。正因为它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但是餐馆的小龙虾基本上都是养殖的,比如北京簋街的基本上都来自盱眙的养殖场。在养殖环境中,要根据生长需要,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豆饼、水生昆虫幼体等。
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纯属被逼无奈。而且,小龙虾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小龙虾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脱壳慢。在养殖条件下,小龙虾密度比较大,如果水很脏,它们的活力就会显著下降,天一热,虾就会大批死亡,而且也经不起长途运输,所以养殖户也会很注意水质保养。
食用小龙虾是从野外河沟捞的?
早期确实有不少小龙虾是从河、湖甚至稻田里捕捉,但随着这些年小龙虾受到追捧,各地的野生小龙虾的密度根本不足以满足捕捞需要,现在餐桌上的小龙虾都是养殖的了。
人工养殖小龙虾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传闻中“小龙虾酷爱钻孔打洞,所以养殖成本太高”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小龙虾养殖在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推广,到8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很大规模。以湖北省为例,年荆州市小龙虾产量15.8万吨,潜江市产量3万吨,估计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万亩,产量34.75万吨。如果算上整个从养到吃的产业链,小龙虾的产值要超过亿元。
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
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很强,能够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但是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未必会超标。有些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小龙虾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年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抽检小龙虾一万多吨,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重金属残留、兽药残留等,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8%以上,没有任何国家提出通报。北京市曾对主城区范围内销售的生鲜小龙虾以及餐饮企业内待加工与成品小龙虾开展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小龙虾可食用肉质部分中铅、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对于甲壳类水产动物及制品中铅、镉的最大限量值0.5mg/kg。
小龙虾携带肺吸虫,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毒素等,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网上也有种说法,认为是“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确酸性较强,但是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当然,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
小龙虾呈现蓝色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吗?
虾壳上的颜色主要由甲壳内的甲壳蓝蛋白和虾青素共同形成,根据含量和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红、橘红、蓝、青、白、黑等多种颜色,比如澳洲龙虾主要以蓝色为主。网上出现的蓝色小龙虾最大的可能是个别小龙虾的基因变异,这并不稀奇,也与重金属污染无关。
看了这么多
吃货们是不是可以放心了
其实小龙虾也很想说——
最后小编贴心奉上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忘掉谣言敞开了吃吧,
这才是夏天嘛……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Zan,
小编工资涨两毛!
来源:央视新闻、果壳网、淮安发布等
大家还喜欢看
这场大暴雨还要下多久?!看了接下来的南昌天气预报,没人能开心起来...特别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北京哪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