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越施越多,产量却没增加咋回事

近几年,不少菜农朋友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地里肥用得越来越多了,产量却越来越低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该怎么解决?土壤是蔬菜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一旦土壤结构、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土壤恶化了,种植蔬菜可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蔬菜难以获得高产,还会降低棚室的使用寿命。

1

土壤团粒结构破坏

土壤的一个物理结构叫做“土壤团粒结构”,即土壤是由一个小团一个小团构成的。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既通气,又保水保肥,而且还有抗旱的作用。但是土壤团粒结构特别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包括人为的破坏。比如,浇水次数过勤、浇水过多,或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喷洒某些化学杀菌剂,尤其是除草剂,都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如果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构成它的小分子团就不存在了,土就成了面儿状的,堆积到一块,还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

2

土壤酸化

正常中性的土壤pH值大概在7左右,不同地区土壤pH值不同。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化肥大部分都是酸性的,尤其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化肥质量不过关,酸性程度更严重。本来化肥就是一个强酸弱碱盐,长期大量使用,就会造成土壤酸化,pH值降低。土壤酸化的危害表现在:①影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因为在不同的土壤pH值下,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是完全不一样的。②土壤酸化会造成作物的不适应,作物抗逆能力急剧下降。

3

土壤盐渍化

化肥本身就是一个无机盐,由盐离子构成,过多的盐离子残存到土壤里后,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土壤盐渍化的危害表现在:①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响蔬菜植株生长,严重的时候可以说蔬菜就像种在盐水里一样,出现淹根、死棵。②盐离子之间会产生拮抗,影响蔬菜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

4

土壤板结

很多菜农以为所谓土壤“板结”就是土壤变硬了,根系扎不下去。实际上再硬的土壤,蔬菜的根系都能扎下去,而且扎得比较深。蔬菜根系在土壤当中需要呼吸、需要氧气,土壤板结会影响通透性。有的老棚室,番茄、黄瓜的根系只能往下扎10公分左右,更多的是变成侧根,顺着地膜往两边生长。如果把根系挖出来,看着也挺长,实际上以侧根为主。根系过浅影响了作物吸收水肥的能力。

5

土壤微生物环境破坏

土壤中富含微生物,各种微生物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新建棚室的土壤生物性状是比较好的,有害菌群和有益菌群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当我们不断种植,不断加入化学肥料,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开始慢慢失调,即有害菌的数量越积累越多,有益菌的数量越来越少。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根部病害会特别厉害,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到最后即使再怎么施肥,产量也上不去。

关键词: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1、土壤物理结构的改良

可选择生物闷棚方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首先,在拔园前可先灌2~3次大水,以水压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然后将粪肥+有机物料腐熟剂施入棚室,打地,灌一小水,闷棚7-10天内,这样不仅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还能有效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2、土壤化学性状的改良

减少化肥用量,可以使用一些碱性化肥,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土壤PH值,同时不会形成沉淀;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建议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复合肥只作为底肥使用,追肥尽可能选水溶肥。

3、土壤生物性状的改良

改良土壤生物性状,一定要从根本入手,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菌治菌。要想提高作物产量,需要向土壤内使用生物菌肥,能够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这是一个治本的方法。

文章参考:菜农之家联合社

(右键点击识别图中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rhzl/31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