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野生菌采摘季节的到来,许多人会前往采摘或购买野生菌以享受它们的美味。但在品尝美味时,也有中毒的风险。
有毒蘑菇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广东发生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5例,死亡5例;温州一周发现10例毒蘑菇中毒病例;贵州6人吃野生菌4人被送云南抢救,1人情况危急转入ICU治疗……。这些野生菌中毒事件告诉我们,应该警惕采摘和食用野生菌,不要贪图口腹之欲,避免因为一时的美味而付出代价。
采摘野生菌要谨慎。野生菌生长环境复杂,有些菌种毒性很大,难以辨认,误食易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采摘野生菌时,不抱侥幸,更不要凭“以往经验”随意采摘或食用,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或前往正规市场购买。不要轻信他人或网红的推荐,切勿因贪图美味而不计后果。在采摘时,一定要认准各类菌种,分辨好有毒的野生菌和无毒的野生菌,尽量不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和有毒的菌种,确保采摘的野生菌是安全的。
采摘时间区域要注意。采食野生菌时,要了解不同野生菌的种类和采摘时间。不同的野生菌在不同的季节里生长,采摘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在采摘时,要选择正常的采摘时间,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否则会影响口感和食用安全。不同地区的野生菌种类和毒性也不同,因此在选择野生菌时要多加留意。对不熟悉区域生长的野生菌,最好不要采摘,以免发生意外。
购买和加工要警惕。市场上的野生菌种类繁多,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赚钱,会在野生菌中掺杂有毒的菌类,要选择信誉好的商家购买。野生菌的挑选、加工和烹饪过程都要十分讲究。切勿生吃或半生不熟,以免中毒。另外,对于肝脏疾病、过敏体质等人群,应谨慎食用野生菌。野生菌的毒性并不容小觑,有些毒菌即使经过煮沸也难以消除。如果不确定野生菌是否安全,最好不要尝试食用。
中毒后要及时就医。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中毒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急救。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一定要立即停止进食,并把食物吐出来,以减轻中毒程度。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总之,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菌都需要谨慎对待。如果不了解菌种,建议不要采摘或购买。同时,也要注意不要食用腐烂、霉变或有异味的野生菌。一定要对野生菌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不要盲目食用。切记,不要只顾美味,不顾健康安全。(袁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