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6电解质溶液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
考点1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本身电离成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CO2、NH3等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物质不是其本身。

2.电解质的电离

(1)强电解质如NaCl、HCl、NaOH等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根据电解质浓度计算出来。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如25℃时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只有1.32%,溶液中存在较大量的H2O和CH3COOH分子,少量的H+、CH3COO-和极少量的OH-离子。

(3)多元弱酸如H2CO3还要考虑分步电离:

H2CO3H++HCO3-;

HCO3-H++CO32-。

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特征:①动:υ(电离)=υ(结合)≠0的动态平衡;②定:条件一定,分子和离子浓度一定;③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2)影响因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①浓度: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n(H+)增大,c(H+)减小;

②温度:升温促进电离(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③相关离子:例如加入无水CH3COONa能抑制电离,加入盐酸也抑制电离,加入碱能促进电离,仍然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4.电离平衡常数(K)

电离平衡常数(K)----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的一种参数

(1)计算方法:

对于一元弱酸HAH++A-,平衡时,

对于一元弱碱MOHM++OH-,平衡时,

(2)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相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越强。

(3)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K值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考点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水的离子积

(1)定义

H2O=H++OH-;△H>0,KW=c(H+)·c(OH-)

(2)性质

①在稀溶液中,Kw只受温度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关。

②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w增大,反之则减小。

③溶液中H2O电离产生的c(H+)=c(OH-)

④在溶液中,Kw中的c(OH-)、c(H+)指溶液中总的离子浓度。

酸溶液中c(H+)=c(H+)(酸)+c(H+)(水)≈c(H+)(酸),c(H+)(水)=c(OH-);

碱溶液中c(OH-)=c(OH-)(碱)+c(OH-)(水)≈c(OH-)(碱),c(OH-)(水)=c(H+);

盐溶液显中性时c(H+)=c(OH-)=c(H+)(水)=c(OH-)(水),

水解显酸性时c(H+)=c(H+)(水)=c(OH-)(水)>c(OH-),

水解显碱性时c(OH-)=c(OH-)(水)=c(H+)(水)>c(H+)。

2.溶液的pH

(1)定义

pH=-lg[H+],广泛pH的范围为0~14。

注意:当溶液中[H+]或[OH-]大于1mol/L时,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2)pH、c(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C)

                    

c(H+)与c(OH-)关系(任意温度)

                    

溶液的酸碱性

                            

pH7

                    

c(H+)>c(OH-)

                    

溶液呈酸性        

                            

pH=7

                    

c(H+)=c(OH-)

                    

溶液呈中性

                            

pH7

                    

c(H+)<c(OH-)

                    

溶液呈碱性        

            

(3)有关pH的计算

①酸溶液中,Kw=c(H+)·c(OH-)≈c(H+)(酸)·c(OH-)(水)=c(H+)(酸)·c(H+)(水);

碱溶液中,Kw=c(H+)·c(OH-)≈c(OH-)(碱)·c(H+)(水)=c(OH-)(碱)·c(OH-)(水)。

②强酸、强碱溶液稀释的计算

强酸溶液,pH(稀释)=pH(原来)+lgn(n为稀释的倍数)

强碱溶液,pH(稀释)=pH(原来)-lgn(n为稀释的倍数)

酸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pH只能接近于7,且仍小于7;碱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时,pH只能接近于7,且仍大于7。

pH相同的强酸(碱)溶液与弱酸(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碱)溶液pH的变化比弱酸(碱)溶液pH的变化幅度大。

③强酸、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计算:

酸过量→c(H+)→pH

恰好完全反应,pH=7

碱过量→c(OH-)→c(H+)→pH

考点3盐类水解1.概念

盐类水解(如F-+H2OHF+OH-)实质上可看成是两个电离平衡移动的综合结果:

①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H2OH++OH-),

②另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HFF-+H+)。

也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

2.水解规律

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1)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如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2)通常弱酸根或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程度都很小,如0.1mol/LNaAc溶液中Ac-离子的水解百分率不足1%。

(3)同一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水解时,若水解显同性,则相互抑制,各离子的水解程度都比同等条件下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小,如0.1mol/LNa2CO3和0.1mol/LNaAc混合溶液中CO32-、Ac-的水解程度都要比0.1mol/LNa2CO3溶液,0.1mol/LNaAc溶液中CO32-、Ac-的水解程度小;若水解显不同性,则相互促进,各离子的水解程度都比同等条件下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如0.1mol/LNH4Cl和0.1mol/LNaAc混合溶液中NH4+、Ac-的水解程度都要比0.1mol/LNH4Cl溶液,0.1mol/LNaAc溶液中NH4+、Ac-的水解程度大。

3.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共存

(1)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如:NaHSO3、NaH2PO4、NaHS、NaHCO3、Na2HPO4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2)弱酸(碱)及弱酸(碱)对应盐的混合溶液,如;HAC与NaAc的混合溶液,NH3·H2O与NH4Cl的混合溶液,一般等浓度时,弱酸(碱)的电离要比对应盐的水解强。

4.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

(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3O+)+c(H2CO3)=c(NH3)+c(OH-)+c(CO32-)。

考点4沉淀溶解平衡1.溶度积的概念

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AnBm(s)nAm+(aq)+mBn-(aq)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它的平衡常数表达为:Ksp=[Am+]n[Bn-]m,Ksp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1)Ksp的数值在稀溶液中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只取决与温度。温度升高,多数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增大。但Ksp受温度影响不大,当温度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常温下的数据。

(2)溶度积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对于同种类型基本不水解的难溶强电解质,溶度积越大,溶解度也越大;对于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就不能简单用Ksp大小来比较溶解能力的大小,必须把溶度积换算成溶解度。

2.溶度积规则

对于难溶电解质AmBn,可以通过比较任意状态时的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注意浓度商Qc是任意状态下离子浓度指数的乘积,因此Qc值不固定)。

Qc<Ksp时,若溶液中有固体存在,则沉淀量减少,直至沉积与溶解达到平衡状态;

Qc=Ksp时,沉积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c>Ksp时,此时有沉淀析出,直至沉淀与溶解达到平衡状态。

利用该规则既可判断体系中有无沉淀生成,也可通过控制离子浓度,使产生沉淀、沉淀溶解或沉淀发生转化。

(1)沉淀的溶解——创造条件使溶液中Qc<Ksp。

如:酸碱溶解法、氧化还原溶解法等。

(2)难溶电解质的转化——生成更难溶的电解质。

如:

沉淀溶解和转化的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

3.综合应用

决沉淀溶解平衡的一般思路:

“看到”粒子——“找到”平衡——“想到”移动

精题精讲例1.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32-和OH-

B.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

C.10mL0.10mol·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A中,生成Na2CO3溶液,CO32-会发生水解,生成HCO3-,所以A错;

电荷守恒:c(H+)+c(Na+)=c(HCO3-)+2c(CO32-)+c(OH-)

物料守恒:c(Na+)=c(HCO3-)+c(CO32-)+c(H2CO3)

两式相减得:c(H+)+c(H2CO3)=c(CO32-)+c(OH-)所以B错误。

C中,生成NaAc,Ac-水解呈碱性,故C正确;相同pH,相同体积的HCl和HAc,因为HAc为弱酸,所以HAc的物质的量浓度大,HAc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多,D错。

答案:C

例2.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Ksp及图像中点、线的含义,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做出正确的解答。a点、c点达平衡状态,对应c(Ba2+)和c(SO42-)的乘积等于Ksp,它只受温度影响,与c(Ba2+)或c(SO42-)的变化无关,因此,A选项中随着Na2SO4的加入a点应沿曲线下移,D选项中a点、c点对应的Ksp相等。b点、d点均未达平衡状态,由于d点对应c(Ba2+)和c(SO42-)的乘积小于的Ksp,故无BaSO4沉淀生成,但蒸发溶液时,c(Ba2+)和c(SO42-)同时增大,d点不可能垂直到达c点。综合以上分析,答案为C。

答案:C

例3.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4C(s)4CO(g)+BaS(s)△H1=.2kJ·mol-1①

BaSO4(s)+2C(s)2CO2(g)+BaS(s)△H2=.2kJ·mol-1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CO2(g)2CO(g)的△H2=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解析:(1)S2-+H2OHS-+OH-;HS-+H2OH2S+OH-(可不写);

(2)2.7×10-3;

(3).5;

(4)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lcbx/84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