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挂号 http://www.bdfyy999.com/jyfw/“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歌,很多人直呼非常上头,也很洗脑。听一遍就能记住,但在一些南方人的眼中,唱起这首歌,还是忍不住在脑海中回想美味的菌类。甚至有云南人、广东人表示,每顿饭“无菌不欢”。但近日一则“祖孙三人吃毒蘑菇致死”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了。广东梅州一户人家的祖孙三人,都因为食用野生菌出现中毒反应,随后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他们中毒的症状来推测,可能是误把致死率70%的亚稀褶红菇当成了普通红菇。
01多起野生菌致中毒、致死事件,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嘴?
首先是人们难以抵挡美味的诱惑。在云南、贵州等山区,有不少正规的专营野生菌的店。卖的就是野生菌鲜美的味道。古代也有人舍命尝河豚,现在也有人为了品尝美味的野生菌而冒风险。其次对蘑菇辨别过分自信。很多乡村里,人们辨别野生菌的唯一标准就是“经验之谈”。但是野生菌的种类繁多,稍有不慎就可能误食了有毒的野生菌,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每年也有不少5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过分自信,误食了有毒的野生菌。关于一些地区频繁出现野生菌中毒的事件,说到底还是人们被野生菌的外表所迷惑了,太贪吃,以至于用健康冒险。02网传的野生菌辨别方式,很多都不靠谱
方法一:有虫子吃过的野生菌没毒野生菌中的毒素对虫子可能没有影响,但是在人类食用后,却可能引发中毒反应。问题就在于,虫子、动物等对毒素吸收和作用和人类不一样。方法二: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不少都是颜色很鲜艳的,但非常美味,可以食用。但有一些剧毒蘑菇,比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裂皮鹅膏等看上去都是纯白色或者灰色,看上去“人畜无害”,实际上毒性很强。方法三:大蒜和野生菌一起煮,变黑就是有毒我国已知的剧毒蘑菇种类非常多,但经过实验证实,这种方法并不准确。野生菌中的毒素并不能让大蒜变色。就算是银器、瓷片等也无法反应,提示野生菌是否有毒。方法四:切开后变色或出现分泌物的野生菌有毒最典型的一个反驳案例就是牛肝菌。切开后会变色,可能有汁液流出。但可以食用。如果单凭这样的方式判断,很可能误食有毒的菌类。03为什么吃野生菌容易中毒?
①有毒菌类引发食物中毒目前我国约有种能够食用的菌类,还有80多种有毒菌类,其中有十几种可能存在剧毒,致死。②烹饪方式有问题虽然有些野生菌本身有毒,但烹饪熟后也能减弱毒性。如果没有完全煮熟或者粘带有未完全熟透的菌,也可能引发中毒事件。③无毒菌类生长环境有问题虽然有些野生菌本身是无毒的,但是生长环境的周围水源、土壤中存在重金属或者磷等有害物质,就可能在菌类中蓄积,引发食物中毒。④吃菌饮酒边吃野生菌,边喝酒让人心里舒坦。问题在于,人们不知道野生菌会不会和乙醇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相互反应下很可能产生有毒物质。04野生菌中毒危害大,别不当回事
根据数据显示,在年,发生70余件野生菌中毒事件,人中毒,31人死亡;年,33起,报告中毒人数人,死亡人数48人;年23起,中毒人数人,40人死亡。食用野生菌后,常出现至少4类中毒症状,提高警惕1、肠胃症状:短时间内出现干呕、恶心、拉肚子等,比较严重的可能因为拉肚子、呕吐而引发脱水。2、精神症状:这也是网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用后可能导致精神错乱、行为抑制,出现千奇百怪的幻觉。3、溶血症状:野生菌中的毒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溶血,引发贫血。4、脏器损害:起初可能只是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就会因为毒素蔓延全身,而引发多脏器损害。前文提到的祖孙三代所食用的亚稀褶红菇也是一种可能造成多器官损伤型的剧毒野生菌。05面对野生菌做到3不要
“不要采,不要吃,不要送人”平时不要看到有野生菌,就非常自信地去采摘,很可能错把有毒菌类当成食用菌,容易伤身。对自己不认识、没把握、没听过、没吃过、没见过的野生菌统统不要采,不要吃。就算是买来的野生菌,也应该注意辨别是否新鲜。对真正的食用菌做到一次只吃一张,避免混在一起烹饪,菌类相互反应,也可能产生毒性。第三个不要是别送人。这也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着想。避免自己吃了中毒,还害别人也出现野生菌中毒。结语:牢记“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儿歌,不仅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野生菌有多危险,更是提醒人们“以貌取菌”不靠谱,面对野生菌,做到不要采,不要吃,不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