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室动态人格教育技术化工作室顺利开展

为帮助工作室成员进一步理解与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人格教育技术化工作室于年4月21日12:20开展了第四次培训。本次活动由心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董成文老师讲解强迫症的相关内容。

本次活动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由董成文老师介绍强迫症的心理机制。

第一,她讲解强迫症的定义:强迫症是指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

第二,她介绍了强迫症的特点: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复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痛苦、无法控制。

第三,强迫症的分类,她将强迫症分为三类。

(1)强迫行为:以强迫性动作为主要表现,如反复洗涤、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反复的仪式化动作;目的是为了摆脱或减轻痛苦情绪,或阻止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但强迫行为与试图阻止的事情之间不具有现实性,且表现为过度反应。

(2)强迫观念:以强迫症观念在大脑中不停地运行为主要表现,如想法、冲动或影像重复在大脑中产生并停不下来,这些想法既有对现实问题的过度焦虑,也有对未来问题的焦虑和强迫想象。

(3)强迫意向:也是一种观念在强迫运行。指一到某种场合下就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违背的欲念、动机、行为冲动却不能控制的情况。

第四,她解读强迫症的形成心理机制。在一个特定情境中,自动产生条件性焦虑反应,导致强迫思维或行为,从而推动高强度的认知焦虑情绪,最终又促进条件性焦虑情绪反应。此过程多次积累,便会放大循环增强反应,导致人格化。在特定情境中,自动产生条件性焦虑情绪,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学习、职业和情感等人生困境,最终加重认知焦虑,又加重其焦虑情绪。

(董成文老师主讲内容)

第二部分董老师说明元认知的咨询流程,总共分为三步。第一步为问诊,其中“诊”为“问”提供方向,“问”为“诊”服务。第二步为干预,包括认知调整和放松训练。第三步为防复发,应为来访者进行防复发指导,并且要进行疗程预估。董老师还强调,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问诊、干预、防复发三者应同步进行。

介绍完流程之后,董老师进行具体讲解。第一讲解问诊(初诊)的目的:(1)通过了解来访者的症状,寻找来访者问题形成过程,掌握具体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以及来访者脑中缺少的知识。(2)把来访者口中的问题点描述,在脑中形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系统,明确干预的方向,调情绪、补知识、确立共同目标。(3)让来访者了解自己问题形成的大概原因,产生共鸣,促进后续咨询的顺利进行。(4)适当讲解部分原理,以便建立初步信任。

第二讲解问诊(初诊)的内容:

(1)基本信息、排查刺激点、咨询目标。(2)(咨询师)反应点和点之间的关系,诊断来访者的问题类型闭环,相互促进的关系,整体分析问题形成的过程。(3)部分解释来访者问题需涉及到的原理讲解(什么是症状、类型、产生原因即情绪与症状的关系;单向思维表现;条件性情绪反应;增强循环系统;放松训练作用;情绪的来源;调整情绪方法;元认知;程序;情感组织者等等)。

(老师及部门成员听讲)

至此本次培训圆满结束。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工作室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强迫症的相关内容,并且初步了解元认知的咨询流程。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cfa/87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