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含答案(文件编号:)
目录:
第1章第1讲《化学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第3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第4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第2章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练习题含答案
第2章第6讲《离子反应》练习题含答案
第2章第7讲《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答案
第4章第12讲《碳、硅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第4章第13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练习题含答案
第4章第14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第4章第15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第5章第16讲《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
第5章第17讲《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答案
第6章第18讲《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含答案
第6章第19讲《原电池+化学电源》练习题含答案
第6章第20讲《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题含答案
第8章第24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练习题含答案
第8章第25讲《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练习题含答案
第8章第26讲《盐类水解》练习题含答案
第8章第27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练习题含答案
第9章第28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重要的烃》练习题含答案
第9章第29讲《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及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含答案
第10章第30讲《探究性综合实验题》练习题含答案
第10章第31讲《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第10章第32讲《定量分析型综合实验题》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三第33讲《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三第34讲《分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三第35讲《晶体结构与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五第36讲《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五第37讲《烃和卤代》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五第38讲《烃的含氧衍生》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五第39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及有机物》练习题含答案
。
解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蒸馏烧瓶。
(2)漂白粉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3)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吸滤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反应后剩余的氯气能够污染空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装置E为球形干燥管,装有固体药品碱石灰,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5)因水浴能简便控制加热的温度,且能使受热反应试管受热均匀,由于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下反应,应采取水浴加热。
答案:(1)蒸馏烧瓶
(2)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3)吸滤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碱石灰
(5)热水浴(或水浴加热)
6.在实验室不宜长期保存,必须现用现配的是( C )
①溴水 ②银氨溶液 ③石灰水 ④氯水 ⑤氢硫酸 ⑥NaOH溶液 ⑦FeSO4溶液 ⑧FeCl3溶液⑨CuSO4溶液 ⑩醋酸
A.②③④⑧⑨B.⑤⑦⑧⑨⑩
C.②③④⑤⑦D.①⑥⑧
解析:①溴水,可以长期保存,不必现用现配;②银氨溶液,不能长期存放,必须现用现配;③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需要现用现配;④氯水,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必须现用现配;⑤氢硫酸,H2S与空气中O2反应而变质,必须现用现配;⑥NaOH溶液,密封保存即可,不必现用现配;⑦FeSO4溶液,与空气中O2反应而变质,必须现用现配;⑧FeCl3溶液,不必现用现配;⑨CuSO4溶液,性质稳定,不必现用现配;⑩醋酸,性质稳定,不需要现用现配。故选C。
7.(·河北衡水中学二调)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C )
解析: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应伸入溶液中,否则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从而得不到氢氧化亚铁,故A项错误;盐酸易挥发,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都能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且只有通过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才能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CSi,故B项错误;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即加热消石灰、氯化铵的混合物获得,但发生装置中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D项错误。
8.(·陕西西安“八校”高三联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B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解析: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易水解,为防止氯化铁水解,配制溶液过程中要加入盐酸,选项A错误;称量强腐蚀性试剂需在烧杯内称量,用滤纸会造成托盘污染、腐蚀且称量不准确,选项B错误;检验铵根离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铵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N+OH-NH3↑+H2O,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选项C正确;铁在中性溶液中可发生吸氧腐蚀,盐酸为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选项D错误。
9.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②的名称是 。
(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lO3和MnO2制O2应选的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用H2O2与MnO2制O2,并控制产生O2的速率,应选的装置是 。
(3)若用装置X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 (填“b”或“c”,下同)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通入。
(4)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CO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HCOOHCO↑+H2O),用纯净的CO完成该实验。
①除F、X外还需要的装置有 ,X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X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 (填导管口的序号)。
②实验时,a处可能的现象为 ;
F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解析:(2)KClO3和MnO2制O2属于“固+固气体”,因而要选用E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H2O2与MnO2制O2属于“固+液气体”且要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只能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H2O2的量。(3)使用X收集氧气时,用“排空气法”,由于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长管进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气。(4)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取CO属于“液+液气体”,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浓硫酸的量,应选D、G为气体发生装置,X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水蒸气,洗气时气体流向为“长进短出”。
答案:(1)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2)AE BD (3)c b
(4)①DG 浓硫酸 dcbe 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10.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氢剂氢化钙(CaH2),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已知: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
B.酸R为浓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
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D.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解析:粗锌中含少量铜,锌、铜、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A项错误;酸R应为稀硫酸,实验室一般不会使用浓盐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因为这样会引入氯化氢杂质,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用于干燥氢气,B项错误;点燃酒精灯前必须用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钙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或引燃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C项错误;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装置d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槽中可能逸出的水蒸气,避免氢化钙因吸收水蒸气而变质,D项正确。
11.(·山东滨州高三期末)下列实验中的操作、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 C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出现白
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有S
B
向装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置
溴水褪色
裂化汽油可萃取溴
C
向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各滴加1滴酚酞
变红,前者
红色深
结合H+的能力:
CHC
D
用发光小灯泡分别做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发光强度:
盐酸强于
醋酸溶液
CH3COOH是弱电解质
解析:白色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溶液中不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A错误;裂化汽油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是萃取,B错误;前者红色深,说明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因此结合H+的能力:CHC,C正确;盐酸和醋酸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不能据此比较导电性强弱,也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D错误。
12.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已知发生装置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H2SO4(浓)Na2SO4+H2O+SO2↑。
(1)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Ⅰ、Ⅱ、Ⅲ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图A~E装置中选择最适合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Ⅰ、Ⅱ、Ⅲ处连接的装置分别是 、 、 。
(2)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中在加热催化剂与滴加浓硫酸的顺序中,应采取的操作是
。
(3)将SO2通入含1.5mol氯酸的溶液中,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Ⅲ增重了bg,则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用含a、b的代数式填写)。
(5)尾端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
解析:(1)Ⅰ装置必须要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二氧化硫气体;SO3的熔点是16.8℃,可以用冰水冷却获得三氧化硫;未反应掉的二氧化硫对空气会产生污染,可以用碱石灰来进行尾气处理,故Ⅰ、Ⅱ、Ⅲ处所连装置分别为B、A、C。
(2)为保证产生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3)将SO2通入含1.5mol氯酸的溶液中,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强酸是硫酸。若有1.5×6.02×个电子即1.5mol电子转移,这说明1mol氯酸得到1mol电子,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因此氧化物是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ClO3
H2SO4+2ClO2。
(4)根据硫原子守恒,Na2SO3~SO2~SO3,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ag,测得装置Ⅲ增重了bg,即为剩余二氧化硫的质量,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ag-bg,所以转化率α=×%=%。
(5)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及CO2等,所以尾端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及水蒸气进入装置Ⅲ,造成实验误差。
答案:(1)B A C (2)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3)SO2+2HClO3H2SO4+2ClO2
(4)
(5)防止空气中的CO2及水蒸气干扰实验,造成误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