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看护好孩子,意外事故就不会跟自己的孩子“相遇”,从而疏于学习急救知识,而意外有时是那么的“不长眼”,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孩子绝对不会遭遇。
父母必须了解急救知识和常用急救方法,当发生意外时,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时间赛跑,挽救孩子的健康和生命。
急救是一项实用的技巧,只看不练是掌握不了的,所以学习理论之后一定要演练。如果有条件,尽量参加一个由急救专业机构组织的急救技能培训班,一技在身,既能救己,也能救人。
爸爸妈妈的应急准备:
1
把急救中心电话号码(通常情况下为,)、报警电话()、火警电话()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
2
清晰记录离家最近医院的电话、路线,包括自驾、出租车和公交车线路,并准备另外的备用线路,以防堵车等特殊情况影响到达。
3
把宝宝病例,医保卡等放在固定位置,紧急情况下可迅速拿到。
打起精神
接下来要学习急救知识了
1
窒息
一旦孩子窒息,家长要做的三步就是:
1
大声呼救
2
开始急救
3
拨打
针对窒息的急救方法
1
心肺复苏术
2
呼吸道异物导致的窒息的处理方法
1.宝宝心肺复苏术
在宝宝没有意识/没有反应或呼吸停止时进行,将宝宝平躺在硬的平面上。
抓紧黄金时间,解除宝宝危难
0~4分钟,复苏效果好
4~6分钟,复苏只能获得部分效果
6~10分钟,复苏成功率低
超过10分钟,严重脑损伤或脑死亡
步骤一:开始胸外按压
a.(不满一岁婴儿)将一只手的2根手指置于乳头线(两乳头连线)下方的胸骨处。按压胸部,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深度的1/3,或约4厘米。
(1-8岁的孩子)将一只手的根部置于胸骨下半部,或者用两只手:将一只手的根部置于胸骨下半部,然后将另一只手置于第一只之上。按压胸部至胸部下陷至少1/3的深度,或大约5厘米。
b.每次按压后,都让胸部恢复到正常位置。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至少次。
c.进行30次按压。
步骤二:开放气道
一手轻轻压住宝宝前额,使头稍往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轻轻托起宝宝下颌,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有立即清除,千万不要用手指盲目寻找。
如果头部平放,下颌没有抬高,那么舌头是下垂的,就会堵塞呼吸道,抬高后的呼吸道是畅通的。
步骤三:开始人工呼吸
如果确定宝宝呼吸极其微弱或没有呼吸,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施救人把嘴张开,吸一口气(正常呼吸,不是深呼吸),用嘴完全覆盖住宝宝的口部和鼻部,吹两口气,每次1秒,要确定在每次吹气时都能观察到宝宝的胸廓起伏。
步骤四:继续胸外按压
继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搭配2次人工呼吸。在5轮按压和人工呼吸后(大约2分钟),如果还没有人打,就自己打。如果宝宝有了生命迹象,每3秒钟进行1次人工呼吸,持续做1分钟,在救护车到达前不要停止人工呼吸。
一旦孩子将异物咳出,开始呼吸,就停止人工呼吸,并拨打。
备注:关于步骤三—人工呼吸部分进行说明,《郑玉巧给宝宝看病》中写明是“深吸一口气”,而《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强调是“正常的呼吸(不是深呼吸)”,《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7-直面小儿护理》中只写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未对此点做详细说明,考虑到医学权威性,我采纳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的说法-正常的呼吸。
2.呼吸道异物导致的窒息
如呼吸道有异物,宝宝仅表现为窒息,无法呼吸、咳嗽、喊叫或说话,则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并让人赶紧拨打。
1岁以下宝宝采取拍击按压法:
a.在背部拍打5次
把宝宝面部朝下放在你的一只胳膊或一条腿上,保持宝宝的头低于身体,用手指支撑宝宝的下巴,用另一只手的根部连续拍击宝宝的背部(两肩胛骨中间部),共5次。检查宝宝的口腔,是否有异物出来,如有,及时清理干净。
b.在胸外按压5次
如果拍击背部没有成功,就把宝宝翻转过来,保持宝宝头部低于身体。把两个手指放在宝宝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下部),向上按压5次,如果口腔中有异物,立即清理。
c.交替进行背部拍打和胸外按压,直到异物被清除。如果婴儿失去知觉,要开始心肺复苏术,并等待急救车的到来,或直接带宝宝去急诊就诊。
1~8岁的孩子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a.一手握拳,置于肚脐之上,并用另一只手罩住,手的位置挨着胸骨和胸腔的下缘。
b.反复、用力地按压,以形成咳嗽般的气流把异物冲出,打通呼吸道。
c.一直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措施,直到异物被清出,或者孩子变得无意识/没有反应。
d.如果孩子变得没意识或没有反应,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2
中毒
常见的中毒种类及解决方案
1.误食有害物:给孩子喝一些牛奶或白开水,医院治疗。
说明: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7-直面小儿护理》里给出的方案是“家长首先做的就是‘快速用手指抠孩子的咽喉部,迫使孩子呕吐’,让孩子尽可能吐出误服异物”。
《郑玉巧给宝宝看病》中给出的方案是:催吐是必要的,但如果是强酸(卫生间清洁剂)、强碱(清洁剂或去污剂),对消化道黏膜有腐蚀作用,就不要催吐,可以让宝宝喝牛奶。用于催吐的药物是吐根糖浆,日常备一瓶,应急时拿起就用。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给出的方案是:直接带宝宝到最近的急诊室接受治疗,千万不要刻意让孩子呕吐,因为催吐会进一步损伤孩子的身体,非常危险,如果你的家里还有催吐糖浆,把它处置好并把瓶子扔掉,相反,医生可能建议让孩子喝一些牛奶或白开水。
因三种指导方法中存在相悖的地方,虽然前两种方法已经是目前比较通用的急救方法,但因考虑到医学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以及医学研究的权威性,我采纳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中的方案:给孩子喝一些牛奶或白开水,医院治疗。各位家长请自行参考!
2.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宝宝皮肤或眼睛接触了有毒化学品,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如条件允许,最好用接近体温的温水冲洗,宝宝会觉得舒服些,另外,清洗皮肤时应先脱掉衣服,清洗眼睛时应用手把宝宝的眼睑分开来冲洗,特别是内眦,要清洗到位。然后拨打急救热线寻求进一步的建议,不要涂任何一种软膏或油膏。
3.气体泄漏:煤气、燃气、液化气、汽车尾气以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都有可能造成宝宝中毒,一旦发现,立即将宝宝撤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如果不能马上撤离现场,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宝宝口鼻(不要堵的太严,以免宝宝窒息),不要把宝宝抱高,离地面越近越好,因为气体和烟雾大多是向上走的。
检查宝宝的呼吸状况,如果宝宝还有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热线,如果宝宝已经停止了呼吸,那就立即做心肺复苏术,并且在他建立自主呼吸前不要停止,请别人拨打,否则,也要先做心肺复苏术1分钟以上,再打急救电话。
特别说明
1.请大家不要过眼云烟的看一遍了事,请务必重视这些急救知识,因为它事关生命,特别是有宝宝的父母,急救方法请在宝宝身上至少演练一遍,做到了然于胸,这样在有突发状况时,才有机会把握“黄金时间”挽救孩子的生命。
2.还有一些紧急情况的处理,如:惊厥、严重外伤、烧烫伤、动物咬伤、扭伤、晒伤、溺水等,会重启一篇文章说明。
3.本篇文章因涉及的知识点均为医学专用且事关生命,太过重要,不能有丝毫差错,所以本人为保证知识的正确和严谨性,重要知识点皆是从附录中的三本育儿书中摘抄归纳出来,且图片尽量采用原书图片,大家可放心学习及收藏备用。
参考书籍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斯蒂文·谢尔弗主编
2.《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7-直面小儿护理》--崔玉涛著
3.《郑玉巧给宝宝看病》——郑玉巧著
我希望你学会这些急救知识
我更希望你永远都用不到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
包子的第一次出国游,成了我的旅行黑历史
宝宝出牙高频问题快问快答(下)
宝宝出牙高频问题快问快答(上)
带娃的怨妇,你有七宗罪
“刚才想说啥来着?我忘了”,怎样摆脱孕傻,我教你一招!
有娃后一家三口的睡姿是怎样的画风
喷子请闭嘴!喂不了母乳,我依然是个好妈妈!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终了,周莹的育儿理念仍要延续
玩野了,不想回来,怎样才能延长假期?
小小艺术家-婴幼儿的音乐启蒙
带娃远行,最怕路上遇到它!
把宝宝的世界装进旅行箱
谢娜的娃有一对恩爱的父母
有孩子后,我变成了神经病
报早教班,这钱花的值不值?《小猪佩奇》的猪爸爸,我为你点个赞!
妈妈,我要吃饭!
孩子,妈妈想请个假!
辅食制作装备大集合
孩子带给父母的十大欢乐瞬间
生娃生出了马甲线
为了孩子,我与你势不两立!
带娃路上那些想说shit的时刻
全职妈妈这份"工作",该拿多少薪水?
生娃后要通的第一关—喂奶
愿意为你,生个猴子
从未想过我会成为一名"坐家"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