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六大强酸:
2、四大强碱:
3、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
4、常见的过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
5、常见的两组同素异形体:、
6、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
稳定性
7、胶体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内容
主要应用举例
性质
丁达尔效应
一束光通过胶体产生一条光亮的“”,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形成的
鉴别和
制备
水解法
Fe(OH)3胶体制备:向中逐滴。不能过量,不能长时间加热,不能搅拌。
净水剂的使用
8、胶体按照分散剂的不同分为:、、
9、酸的性质:、、、
、
10、碱的性质:、、、
11、盐的性质:、、、
12、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二、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
电解质的类别:、、、、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
非电解质的类别:、、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的类别:、、、
2、弱电解质的类别:、、、
3、电解质的导电性与溶液中和有关
(三)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酸:1、HCl:
2、H2SO4:
3、HNO3:
4、HClO4:
5、HBr:
6、HI:
碱:1、NaOH:
2、Ba(OH)2:
3、Ca(OH)2:
4、KOH:
盐:1、NaCl:
2、Na2CO3:
3、NaHCO3:
4、NaHSO4:熔融状态下:
水溶液中:
5、(NH4)2S:
6、NH4HSO4(水溶液中):
7、Cu(NO3)2:
8、K2SO3:
9、KHSO3:
10、KHSO4(水溶液中):
11、FeBr2:
12、BaSO4:
13、Fe2(SO4)3:
14、BaCO3:
15、AgCl:
16、CH3COONH4:
17、NaAlO2:
18、Na2O2:
19、Na2O:
20、KI:
21、NaClO4:
(四)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拆的有:、、
、、、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填:“一定是”、“一定不是”、“可能是”)
4、常见的氧化剂:、、、、、
常见的还原剂:、、、、、、
5、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方法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6、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规律:守恒、守恒、守恒
(2)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性,处于最低价态只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性又有性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六大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氢碘酸(HI)、氢溴酸(HBr)、高氯酸(HCIO4)
2、四大强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钙(Ca(OH)2)
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
4、常见的过氧化物:Na2O2、H2O2;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Mn2O7
5、常见的两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氧气和臭氧
6、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
小于1nm
大于nm
1-nm之间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较稳定
7、胶体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内容
主要应用举例
性质
丁达尔效应
一束光通过胶体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鉴别胶体和溶液
制备
水解法
Fe(OH)3胶体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不能过量,不能长时间加热,不能搅拌。
净水剂的使用
8、胶体按照分散剂的不同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
9、酸的性质: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酚酞不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10、碱的性质: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酚酞变红、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与某些盐反应
11、盐的性质:与某些酸反应、与某些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与某些金属反应
12、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二、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类别: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H2O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的类别: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的有机物、NH3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的类别: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
2、弱电解质的类别:弱酸、弱碱、水、极少的盐
3、电解质的导电性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
(三)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酸:1、HCl:HCl=H++Cl―
2、H2SO4:H2SO4=2H++SO42-
3、HNO3:HNO3=H++NO3―_
4、HClO4:HClO4=H++ClO4―
5、HBr:HBr=H++Br―
6、HI:HI=H++I―
碱:1、NaOH:NaOH=Na++OH―
2、Ba(OH)2:Ba(OH)2=Ba2++2OH―
3、Ca(OH)2:Ca(OH)2=Ca2++2OH―
4、KOH:KOH=K++OH―
盐:1、NaCl:NaCl=Na++Cl―
2、Na2CO3:Na2CO3=2Na++CO32-
10、NaHCO3:NaHCO3=Na++HCO3ˉ
11、NaHSO4:熔融状态下:NaHSO4=Na++HSO4ˉ
水溶液中:NaHSO4=Na++H++SO42-
12、(NH4)2S:(NH4)2S=2NH4++S2-
13、NH4HSO4(水溶液中):NH4HSO4=NH4++H++SO42-
14、Cu(NO3)2:Cu(NO3)2=Cu2++2NO3―
15、K2SO3:K2SO3=2K++SO32-
16、KHSO3:KHSO3=K++HSO3-
10、KHSO4(水溶液中):KHSO4=K++H++SO42-
11、FeBr2:FeBr2=Fe2++2Br―
12、BaSO4:BaSO4=Ba2++SO42-
13、Fe2(SO4)3:Fe2(SO4)3=2Fe3++3SO42-
14、BaCO3:BaCO3=Ba2++CO32-
15、AgCl:AgCl=Ag++Cl―
16、CH3COONH4:CH3COONH4=CH3COO―+NH4+
17、NaAlO2:NaAlO2=Na++AlO2―
18、Na2O2:Na2O2=2Na++O22―
19、Na2O:Na2O=2Na++O2―
20、KI:KI=K++I―
21、NaClO4:NaClO4=Na++ClO4―
(四)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拆的有:气体、沉淀、弱电解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填:“一定是”、“一定不是”、“可能是”)
4、常见的氧化剂:O2、Cl2、HNO3、浓H2SO4、KMnO4、FeCl3
常见的还原剂:Fe、Zn、Al、H2、C、CO、KI
5、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方法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6、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规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2)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只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