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心头。文:夏天
来源:智赢有方(ID:gh_2ff0db)
三周前,江西九江的一艘摆渡船上忽然传来了一阵呼救声:“有人跳江了!快救人!”
原来,22岁的女孩罗某和父亲、哥哥一起开车搭乘渡船的回乡途中,女孩和父亲因为琐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或许是吵红了眼,父亲说了一句气话。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女孩竟然直接打开车门,冲向了围栏,不带一丝犹豫便跳下了江。
而父亲看见女儿落水,顿时慌了神,竟也一头扎进水中,想要营救女儿。
岸边的人见状赶紧找来绳索,在众人的努力下,父女俩被及时救起,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很多人看到这个事情后都在指责女生,说她心理脆弱,说她不珍惜生命,说她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跳江实在太敏感。
可人活于世,又有谁不知道生命可贵呢?这个女儿,真的会因为简简单单的一句气话就选择抛弃一切吗?
评论区最高赞的回答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说跳就跳绝不是一瞬间的情绪…这应该是隐忍了很久的情绪。
是啊,这大概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有太多的中国父母,他们明明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明明可以为了孩子放弃生命,但他们从不会表达爱,甚至觉得讽刺、挖苦、训斥才能磨炼孩子的意志。
所以有太多的孩子,他们自小便被父母的语言打击得遍体鳞伤,在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中长大,最终将一点一滴的失望攒成了绝望。
0
“没有我这个父亲,谁知道你是谁”
以毒舌和精准评论火出圈的李诚儒,他的三个金句“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得到了无数观众的点赞,简直是一针见血,被称为娱乐圈的一股清流。然而,这样不讲情面的说话方式不仅仅是对外人,更是直接体现在自己儿子李大海的身上。在综艺《夸就对了》中,节目组邀请了李诚儒和李大海上台互夸。但李诚儒的表现可谓是和“夸”这个字丝毫不沾边。主持人问他:“你认为儿子成功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诚儒竟然反问主持人:“你觉得呢?”显然,李诚儒并不满意儿子现在的表现,更是达不到他心中对成功的定义。那在李诚儒看来,成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打台球有三个世界冠军吗?演戏有拿的出手的代表作吗?唱歌唱出了代表作品吗?主持人顿时哑口无言,李诚儒更是直接中断了录制,退出了节目,因为在他看来,现在根本不是夸儿子的时候。可李大海真如李诚儒所说的浑身一无是处吗?其实近十年来,李大海做出的成绩足以让很多人都直呼厉害:发行6首单曲;为7部影视剧进行作曲、配乐;创作演唱影视歌曲0余首;创立自己的影视公司,制作4部影视作品。然而这些在李诚儒的眼中,微不足道,因为在他看来:没有李诚儒这个父亲,谁知道李大海是谁?从小在这样打压式挫折教育下长大的李大海可谓是“最惨星二代”,想得到父亲一句夸奖肯定的话更是奢望。他不止一次地对儿子进行公开批判。大海曾在节目中拿到了冠军,李诚儒不屑一顾:“想必对手都太弱了吧。”在节目中亲情连线,场外加油的时候李诚儒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你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呀?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的,而你现在这人模狗样不是父母给的吗?这样一番话,让场上的大海备受打击,眼中那些期待的光也一点点黯淡了下去。在公开的场合都如此不讲情面,很难想象生活中的李诚儒对待儿子又是怎样的严厉和打压。诚然,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的期许,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很多人都开始奉行“否定式教育”,他们从不夸奖孩子一句,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最擅长泼冷水,觉得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耻而后勇,才会不断进步。但貌似这些父母从没有想过,这,还算是个家吗?这个家,没有温暖,只有满满的冰冷,没有欢声笑语,只有最伤人的话语。在《中毒的父母》中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02
对不起,我永远都变不成你眼中最好的孩子《人物》杂志曾经发起过关于“不好好说话”的征集,其中80%以上的留言提及的都是家庭成员间的语言伤害。在这些言语施暴者中,“妈妈”、“爸爸”、“父母”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三个身份。其中,“贬低”性质的语言甚至高达46.6%。他们习惯性地打击否定子女,说出的话甚至充满了讽刺和质疑:我怎么会生出你呢?你是傻子吗?你心里没点数吗?你怎么不去死呢?……而时常在家庭中遭受语言打击的孩子,也明显比别人更加自卑和敏感,甚至是自我否定。就像李大海,他在内心对自己始终是“否定”的,看到父亲对自己的这番评价后,他也开始了自我怀疑:“我深知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我也没有那份运气。”他在父亲面前,从来都是小心翼翼,他希望父亲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希望父亲能为他骄傲,然而李诚儒的“压力之网”让大海所有的期待都变成了天方夜谭。所以即便李大海已经35岁了,但是在父亲面前看起来依然是个不自信的小男孩。节目中主持人想让李大海邀请自己的父亲夸一夸儿子,可李大海始终犹豫,他咬着手指,不知所措。就算他终于下定决心拿起手机,但是手指却停留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