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命个体,还是家庭、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阴阳五行”学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工具。
一、阴阳法则
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阴阳和合体。有上就有下,有里就有外,有日就有月,有男就有女,有昼就有夜,有酸就有碱,有正就有负,有刚就有柔……,所有的事物都有阴阳属性。阴阳法则决定事物前进的步伐,是定成败的根本法则。
1、阴阳变术——万物天性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就像中国的汉字“人”一样,一瞥一捺,一阴一阳。从字面就提示我们,只要是“人”,有优点就会有缺点;同样,“人类”有男人就有女人,有正义就有邪恶。凡事有好就有坏,阴阳互抱,好坏共存,阴阳转化,辞旧迎新,这就是万物的天性。
上为阳,下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碱为阳,酸为阴,正电为阳,负电为阴,我们所有能看到的和能想象到的都有阴阳。手背为阳,手心为阴,后背为阳,前胸为阴……阴阳的属性,覆盖了整个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一切事物。
其实,中华文化核心就是文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是宇宙的密码,充满了无穷的智慧(比如:“僧”,一个曾经的曾,加一个人组成,就是说曾经是人,现在不是人,也不是佛就叫僧;“佛”是否定了人的人,就是佛;……)。
2、阴生阳长——生死法则
“阴生阳长”,简单地说就是“无阴不生,无阳不长”。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如此,在阴里生,阳里长。人类也是如此。阴生阳长,决定万物的生长消亡命运。
“阴生阳长”,是所有事物都遵循的客观规律,没有阴就不能生育,没有阳就不能成长。所有胎生的动物都是在阴里——在阴暗的胎里孕育,人要在胎里待十个月,不见天日。植物的种子必须在阴湿的土壤里才能发芽,才能滋生。小孩也只有剪开脐带,见到阳光才能成长,否则,都不能长大。我们看到的死胎,几十年过去了也不会长大,甚至还会萎缩。而且植物破土以后把芽再埋到阴湿的土壤里,也就会停止成长,所以“无阴不生,无阳不长”。
人也同样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夜里不睡觉,不给体内细胞足够“生”的条件,不制造一个阴暗的环境,我们的细胞就无法生,一秒钟要生几十万个细胞,也要死几十万个细胞,不循阴,就不会生,因为,阴是孕育生命的条件。白天阳气开始上升,却把屋里当作暗室躺下来睡觉,怎么能长呢?因为,阳是成长壮大的条件。阴生阳长是法则。所以《黄帝内经》里着重强调“法于阴阳”,不仅是效法的意思,法是法律、规律,这个规律是不能触犯的。
从生命健康的角度去考虑,也不能违背阴生阳长的规律。食物也要阴阳搭配,所以精米精面是失去“阳”的食物,相当于吃的“死米死面”,不能充分转化为身体的能量,要借助我们体内的现有的“阳”去消耗这些大量的物质,把这些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所以,饮食阴阳的失衡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根源,由此可见,不识阴阳,不懂平衡的饮食习惯是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致病因素。
人依据这种“阴生阳长”的法则,随着四季变化而行动。“阳得阴而化育,阴获阳而成长”,阴阳相辅相成,互相感应,循环相生,若能遵循阴阳之道,则能康健,若违背阴阳之道,则必覆灭——阴生阳长是决定生死的根本法则!
3、阴阳失衡——万病之源
时间分阴阳,白天为阳,晚上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饮食分阴阳,喝水为阴,吃饭为阳;食物分阴阳,副食为阴,主食为阳,这都是阴阳。人们了解了阴阳以后才能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去运用。阴阳平衡就是健康的状态,阴阳失衡就是疾病的状态,所以人体每天都在“纠偏”,即使没有疾病的症状,也不代表身体就没有“病”。就像人们不能光喝水不吃饭一样。没有绝对的疾病,也没有绝对的健康。人体每天都在阴阳转换之中,“病”就是一种阴阳失衡,俗话说“没有不能医的病,只有不能医的人”,人只要活着就有机会纠偏治病,关键是能否认知并按照阴阳法则的规律行动。
“病”就相当于“偏”,如果把病比作一把“锁”,“病根”相当于“锁芯”,辩证地找配方相当于“配钥匙”。只要“钥匙”找对了,就能打开“锁”。没有打不开的“锁”,只有打不开锁的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包治百病的药,所以《神农本草经》有多种药,还有不同的方剂;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收录了种中草药和首方剂,可见“辨证施治”理念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世上是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的。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人们阳虚了要补阳,阴虚了要补阴,碱中毒了要用酸去解,酸中毒了要用碱去解。
解放前,人们吃不上肉,相对来讲那时候物质极度匮乏,温饱都成问题,人们的体质普遍偏碱,严重缺酸,所以怀孕生孩子用“鸡汤”来补。今天,人们整天大鱼大肉,身体普遍偏酸,再用鸡汤补等于火上浇油,这时候吃“菜汤”才是“补品”和“解药”。同样是鸡汤,过去是补品,现在就是毒品。所以说,“物无善恶,过者为灾”,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补品和毒品,判断错误,补品也会变成“毒品”。本来就是阴虚火旺,患高血压,人们却用“人参”来补阳——无疑是“火上浇油”,好多人不懂阴阳却乱用补品,到最后甚至把自己的命都赔进去了,这就是不明阴阳的坏处。所以说,阴阳学说是个人健康、家庭和谐、企业经营、社会稳定的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要掌握。
不管是生命个体、还是企业、家庭、国家,大到人类,阴阳失衡了都是“病”,阴阳失衡,疾病乃生。日为阳,月为阴,如果每天都是白天,我们就无法睡觉,无法好好休息。为什么早上太阳一出来我们就睡不着了?水为阴,火为阳,水太多了,湿度大,人会受不了,没有水,全是火,屋里太干,人也受不了,我们必需保持适度的平衡;社会和家庭也一样,男女失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没有母亲的关爱,孩子很难成长,没有父亲严厉的教育、管教,孩子很难成才,父母共同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俗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女在一起,就会产生不同的气场,这样,男的才能发挥其风度,女的才会保持其矜持。
对于人这个独特的“个体”来讲,酸也好,碱也好,失衡了就不行。酸碱中和就都没问题,所以我们的体液要么呈弱碱性,要么呈弱酸性,强酸、强碱都不行。强酸和强碱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人体的各种器官、脏腑,只有在弱酸或弱碱性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的工作,酸碱失衡就会招致疾病。就像人住房子一样。住地下室,湿气太重,血液容易僵滞、瘀堵,住的太高,不接地气,容易导致阴虚火旺。
办事情也一样,有“阴谋”有“阳谋”。“阴谋不可外显,阳谋不可内敛”。阴谋不是“坏”的意思,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设计图纸就是“阴谋”,建筑施工就是阳谋。不内潜静思设计不好图纸,不外张施工盖不起大厦。企业经营也一样,社会使命和客户价值是阳的一面,必须大力宣传出去,但企业的核心机密属于阴的一面,不可能随便透漏给外人。即使再有为伟大的使命,再光明磊落的企业也不能把它的“阴谋”——核心机密公开宣传。因此,我们只有掌握贯穿于宇宙的阴阳规律,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没有女人,男人就成为孤阳;没有男人,女人就成为孤阴。如果懂得了“阴阳互赖、阴生阳长”的规律,男人、女人就会相互认同,相互尊重,男人不再抱怨女人,女人不再抱怨男人,更不会有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这样,才能实现男女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阴阳学说的普及与运用是当务之急!遗憾的是,很多人盲目地把它当成迷信。其实,不求甚解轻易相信或不信,都是“迷信”!何况“愚痴”比迷信更可怕!
二、五行法则
所谓五行是古圣先贤总结的一套学说,主要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五行学说是一门善于解决多因素平衡、和谐与共存的学问,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理论方法。
“五”,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木火土金水,这“五”大元素,缺一不可,是“定数”。“行”是行使生克的职责,是“変术”。“五行”就是聚齐五大元素,行使生克之道,事物就会周而复始的运行。(数术者五行也,合于术数就是暗合五行规律)。
1.五行定数——生死有命
这个世界上,人们能看到的,几乎都能用“五”来涵盖。五谷、五蔬、五禽、五味、五色、五音、五声、五季、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等等,都是以五作为基数的。对于健康来讲,人体有五脏,肝心脾肺肾,缺一不可。不同的颜色刺激不同的脏器,不同的食物滋养不同的脏器,不同的元素导入不同的脏器,比如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五素:氢(H)、硫(S)、碳(C)、氧(O)、氮(N),缺哪个都不健全……
中医没有“专”家之称,五行缺一行都不能行。八卦缺一卦都不能定,一叶判秋的专家,本身就是违科学!六就过了,四就缺失了。破五不成局。就像汽车的四个轮胎加一个方向盘也是五,缺一个,就成三轮车了,缺两个就成双轮车了,缺三个就成独轮车了。另外,如果把一个轮子补的特别大,其他不变,不平衡也不行。人要单一补充某一种“营养”也会失衡。所以,食五色五味五谷五疏五果才能润五脏五腑,顺五季五德五智才能排五毒纳五气。气血充盈人才健康无病。木、火、土、金、水,对应的脏器是:肝、心、脾、肺、肾,对应的五色是:绿、红、黄、白、黑,对应的五味是酸、苦、甘、辛、咸。五果、五蔬、五谷、五禽,都是从自然界摄取五种营养元素的途径。吃什么补什么最终目的要五行聚齐阴阳平衡。五种元素缺一不可。就像木桶原理,由五块木板组成一个木桶,如果某一块太长,其他的太短,就会造成浪费。寿命的长短是五个要素中的短板来决定的,把五块“木板”当成肝、心、脾、肺、肾。如果心脏能活年,脾只能活50年,脾没了其他的也不复存在,所以“五”是生死的前提。
2、五行生克——生死与共
(1)所谓相生,就是五种要素之间都有“我生者”和“生我者”。
土生金:是说大地矿脉里含有金属,经过冶炼就能产生金属;
金生水:是说金属的工具可以凿井挖渠,开掘水源,所以叫金生水;
水生木:是说草木的生长都必须靠水的滋润,没水草木就无法生长;
木生火:是说草木可以燃烧变成火,火是人类征服的第一个自然力;
火生土:是说火热的阳光能够温暖土壤,使土壤充满生机。冬天的土地所以不能生长草木,就是因为没有火力,所以没有生机。
“我生者”是我的“子”,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我者”是我的“母”,就好像是自己的母亲。五行之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生我者的“母亲”和我生者的“孩子”。五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物圈,一个彼此依存的生态系统。五个要素彼此都是“亲戚”,是一个充满爱的体系,是互相资助的关系。但是世界万物不仅需要互相资助的“相生”,还需要“相克”,也就是互相克制、互相制约的力量,方能建立平等、和谐、健康、圆满的体系。
(2)所谓相克,就是相互制约。
土克水:就是土壤的堤坝可以制约水的流向,所谓“水来土挡”
水克火:是用水来熄灭蔓延的大火;
火克金:烈火把矿石里的金属冶炼出来,用火锻造金属制造各种器具;
金克木:是说金属的工具可以砍伐树木,可以造舟车、木器家具;
木克土:是说草木的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而不板结。
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这个体系就不存在了;哪一个要素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会影响其他几个要素,其他几个要素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相克和相生的作用,以恢复系统的平衡。五行之间,没有大小上下之区分,更没有高贵贫贱之分别。既有明确的分工和鲜明的个性,又有彼此的配合和忘我的精神!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发展的科学完美的心智模型和美丽画卷。
3、五行各异——各有神通
五行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人一般有五种不同的性格:木火土金水,这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宇宙是有五种元素组成的一样。性格按阴阳可分为内向和外向,按照五行又可分为五种:
金性——指挥型,具有领导人的气质;
木性——执行型,行动力极强的气质;
土性——调和型,适合做一些和解、中正、柔和性工作;
水性——钻研型,善于研究,适合从事科研类型的工作;
火性——活泼型,适合做演员类型的工作,善于活跃气氛。
《西游记》的师徒四人,再加上“白龙马”正好是五种性格,组成五行。企业里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每个人都不把自己当成老大,都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部分,就不会有人居功自傲,也不会变成“一言堂”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总之,大家的关系都是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各显神通。任何事件的完成,都是与上上下下的支持分不开的,所以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三、小结
生命个体健康方面,因为各自口味不同,但能食五色则健康健美,品五味则长寿长乐。不能偏食,好多小孩由于偏食只吃麦当劳,其它食物不吃了,其它颜色也不吃了,“偏食”就像汽车一个轮子偏大,车就没有办法开了;同样,如同一辆汽车,没有方向盘,汽车自然也就不能开了。只有阴阳平衡,五行齐备,事物才能健全健康地发展,所以说,“没有阴阳的五行是不健康的,没有五行的阴阳是不健全的”。
“阴阳”是独立个体的自然属性,“五行”是联合整体的运行规律。“阴阳五行”学说,是古圣先贤大智大慧的结晶,是个人和气、家庭和睦、企业合作、社会和谐的基本通则,“阴阳平衡、五行齐备”是人事物决生死、定成败的根本大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