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三轮复习逐题突破系列专题3化学

专题三化学基本概念

1.下列用于制造该航母的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舰身无磁镍铬钛合金钢B.甲板耐磨SiC涂层

C.舰载机起飞挡焰板铝合金D.舰底含硅有机涂层

B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总称。它是由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等原料和(或)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由此判断。

A.舰身无磁镍铬钛合金钢属于金属材料中的合金,故A错误;

B.甲板耐磨SiC涂层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舰载机起飞挡焰板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中的合金,故C错误;

D.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有机材料,故D错误;

答案选B。

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三氯异氰尿酸(TCCA)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属于无机物

B.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②中n(CA)∶n(HClO)=1∶1

D.CA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B

A.尿素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一种有机物,故A错误;

B.反应①为三分子尿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氰尿酸和氨气,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②中氰尿酸与次氯酸在一定pH下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备三氯异氰尿酸,反应方程式为:+3HOCl→+3H2O,所以氰尿酸和次氯酸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3,故C错误;

D.氰尿酸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B.NH3·H2O的电离NH3·H2ONH4++OH-

C.S2-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A

A.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A项正确;

B.NH3·H2O为弱碱,电离可逆,正确为NH3·H2ONH4++OH-,B项错误;

C.表示S原子,S2-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8个电子,C项错误;

D.是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D项错误;

答案选A。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B.离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C.NH5的结构与NH4Cl相似,NH5的结构式:

D.CO2的比例模型:

B

A.氮原子与碳原子直接相连,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与题意不符,A错误;

B.35Cl-、37Cl-的质子个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则离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符合题意,B正确;

C.NH5的结构与NH4Cl相似,NH5为离子晶体,与题意不符,C错误;

D.CO2中,C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则比例模型:,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5.一种基于锂元素的电化学过程来合成氨的方法,其效率能达到88.5%。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的关键是隔绝空气和水

B.反应Ⅱ的产物LiOH是离子化合物

C.整个流程中,金属锂是催化剂

D.整个流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

C

A.反应Ⅰ是氮气和锂反应,锂为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所以反应Ⅰ的关键是隔绝空气和水,故A正确;

B.反应Ⅱ的产物LiOH是碱,是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分析可知锂是参与反应过程的反应物,最后生成锂单质的条件是电解,所以金属锂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

D.三步反应为:6Li+N2=2Li3N,Li3N+3H2O=3LiOH+NH3↑,4LiOH4Li+O2↑+2H2O,整个流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故D正确;

故选:C。

6.优质的含钾化肥有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钾肥化合物都属于正盐,硝酸钾属于氮钾二元复合肥

B.磷酸二氢钾在碱性土壤中使用,有利于磷元素的吸收

C.上述钾肥化合物中,钾元素含量最高的是硫酸钾

D.氯化钾可用来生产氢氧化钾、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

D

A.磷酸二氢钾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为酸式盐,故A错误;

B.磷酸二氢根离子易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磷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与阳离子易形成不溶性沉淀,所以磷酸二氢钾在碱性土壤中使用,不利于磷元素的吸收,故B错误;

C.依据化学式计算可得:硝酸钾含钾38.6%、硫酸钾含钾44.8%、磷酸二氢钾含钾约28.8%、氯化钾含钾52%,钾元素含量最高的是氯化钾,故C错误;

D.氯化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氢氧化钾、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9的溶液中:Na+、Fe3+、NO3-,SCN-

B.含有大量S2O32-的溶液中:H+、K+、SO42-、Al3+

C.0.1mol?L-1的NH4Cl溶液中:Li+、Ba2+、CH3COO-、OH-

D.某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Na+、I-、Cl-、Mg2+

D

A.pH=9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Fe3+生成沉淀,且Fe3+、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能和S2O32-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S2O32-生成S和二氧化硫而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能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铵根离子和OH-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Li+、OH-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无色溶液不含有色离子,这几种离子都无色且和氢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S2O32-为硫代硫酸根,与氢离子可以发生反应:S2O32-+2H+==S↓+SO2+H2O。

8.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制备Na2S2O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

B.Na+的结构示意图:

C.Na2S的电子式:

D.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B

A.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应为:,故A错误;

B.Na+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

C.Na与S形成离子键,则Na2S的电子式:,故C错误;

D.CO32-水解分部进行,主要为第一步,则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KCl溶液:2H2O+2Cl-H2↑+Cl2↑+2OH-

正确:Cl-的失电子能力比OH-强

B

向CuSO4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气体:Cu2++H2S=CuS↓+2H+

错误:H2S的酸性比H2SO4弱

C

Ba(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Ba2++HCO3-+OH-═BaCO3↓+H2O

错误:Ba2+与HCO3-系数比应为1:2

D

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ClO-+H2O=HClO+HSO3-

正确:H2SO3的酸性比HClO强

C

A项、用铜电极电解饱和KCl溶液时,阳极是铜电极放电,溶液中Cl-不能放电生成氯气,故A错误;

B项、CuSO4溶液能与过量的H2S气体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生成的硫化铜沉淀不能溶于硫酸,与酸性强弱无关,故B错误;

C项、Ba(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不足量的Ba(HCO3)2溶液完全反应,反应消耗的Ba2+与HCO3-的物质的量比为1:2,故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故C正确;

D项、SO2具有还原性,NaClO具有强氧化性,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与酸性强弱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0。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H+、O2、NO3-等共存物会影响修复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④均为还原反应

B.1mol三氯乙烯完全脱Cl时,电子转移为3mol

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3-+10H++8e-=NH4++3H2O

D.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Fe(OH)3

B

A.由修复过程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均为还原反应,A项正确;

B.三氯乙烯C2HCl3中C原子化合价为+1价,乙烯中C原子化合价为-2价,1molC2HCl3转化为1molC2H4时,得到6mol电子,B项错误;

C.由示意图及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写出如下转化NO3-+8e-→NH4+,由于生成物中有NH4+所以只能用H+和H2O来配平该反应,而不能用H2O和OH-来配平,所以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3-+10H++8e-=NH4++3H2O,C项正确;

D.ZVI失去电子有Fe2+产生,Fe2+在氧气和OH-的作用下,可能产生Fe(OH)3,D项正确;

答案选B。

11.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经固定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光合作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钙化作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2HCO3-═CaCO3↓+CO2↑+H2O

D.吸收作用中产生HCO3-的途径为CO2+H2O?H2CO3,H2CO3?HCO3-+H+

A

A.根据图示,光合作用中CO2→(CH2O)x,C的化合价由+4价→0价,化合价发生改变,即光合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说法错误;

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故B说法正确;

C.HCO3-发生电离HCO3-H++CO32-,Ca2+与CO32-结合生成沉淀CaCO3,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钙化作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之一是Ca2++2HCO3-=CaCO3↓+CO2↑+H2O,故C说法正确;

D.吸收作用中CO2先与水反应CO2+H2OH2CO3,H2CO3属于二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发生H2CO3H++HCO3-,故D说法正确;

答案:A。

12.稀有气体化合物是指含有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二氟化氙(XeF2)、三氧化氙(XeO3),氙酸(H2XO4)是“绿色氧化剂”,氙酸是一元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绿色氧化剂”的优点是产物易分离,不干扰反应

B.三氧化氙可将I-氧化为IO3-

C.氙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XeO4═2H++XeO42-

D.Xe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eF2+2H2O═2Xe↑+O2↑+4HF↑

C

A.氟化氙(XeF2)、三氧化氙(XeO3),氙酸(H2XO4)作氧化剂都生成对应的单质很稳定,易分离,不干扰反应,所以“绿色氧化剂”的优点是产物易分离,不干扰反应,故A正确;

B.三氧化氙具有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O3-,故B正确;

C.氙酸是一元强酸,则氙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XeO4═H++HXeO4-,故C错误;

D.XeF2与水反应生成Xe、O2和HF,方程式为:2XeF2+2H2O═2Xe↑+O2↑+4HF↑,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例如硝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不能根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来判断是几元酸,例如该题中氙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但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故为一元酸。

1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的溶液:

D.水电离的的溶液:

A

A.的溶液:,可以大量共存,故A正确;

B.与发生反应生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在酸性环境下具有氧化性,会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水电离的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碱性条件下与OH-发生反应,酸性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溶于稀醋酸:

B.将ClO2气体通入H2O2、NaOH的混合溶液中制取NaClO2溶液: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B

A.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故A错误;

B.将ClO2气体通入H2O2、NaOH的混合溶液中制取NaClO2溶液:,故B正确;

C.苯酚酸性强于HCO3-,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CO3-,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CO3-,而非CO32-。

1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2的溶液:Na+、Fe3+、Cl-、NO3-

B.c(NaAlO2)=0.1mol·L-1的溶液:K+、H+、Cl-、SO42-

C.c(OH?)span=""的溶液:Na+、K+、SiO32-、ClO-

D.c(Fe3+)=0.1mol·L-1的溶液:Al3+、NO3-、MnO4-、SCN-

A

A.pH=2的溶液为酸性溶液,Na+、Fe3+、Cl-、NO3-均可大量共存,故A选项正确;

B.H+和AlO2-反应生成Al(OH)3甚至生成Al3+,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错误;

C.c(OH?)span=""的溶液为酸性溶液,SiO32-会与H+形成硅酸沉淀,ClO-与H+反应生成HClO,不能大量共存,C选项错误;

D.Fe3+会SCN-与形成配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16.中国科学家在合成氨(N2+3H22NH3△H0span="")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LiH-3d过渡金属这一复合催化剂体系,并提出了“氮转移”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

B.复合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复合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焓变

D.低温下合成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

C

A.合成氨为可逆反应,氮气和氢气在反应过程中有消耗和生成,故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A项正确;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B项正确;

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焓变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C项错误;

D.合成氨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D项正确;

答案选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bjs/81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