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深圳富士康员工疑因化学物质罹患白血病”的报道,称从年起,至少13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病倒后被确诊患上白血病,其中5名已经死亡。对此,富士康昨天在公开声明中予以回应,称报道不实,富士康患病员工并未接触到报道中所提的有害物质苯。
■外媒
至少13名员工患白血病
据《每日邮报》报道,从年起,至少13名20岁左右的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病倒后被确诊患上白血病,其中5名已经死亡。死者中有一个工龄只有4个月,医生表示,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患上血癌十分罕见。报道称,患病员工家属及一个劳工福利组织认为,员工患上白血病是厂区内用来清洁电子挡板的化学物质所致。他们还抱怨,员工被检查出患上白血病之后,就被工厂辞退了,工厂也不再支付医药费用。
并非集中群体性暴发
针对上述内容,富士康在昨天公布的声明中称为“不实报道”,并逐条对报道中的质疑作出了回应。
富士康表示,经调查,报道所涉及员工的发病时间段分布在年至年之间,并非文章表达的集中性群体性暴发。富士康称,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而年至年期间,其深圳园区平均员工数量约39万人,白血病平均年发病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比例。
对于“如此年轻患上白血病十分罕见”的说法,富士康称有违常识,“在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年均为白血病高发群体,病毒、遗传、放射、化学毒物或药物均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富士康表示,经过核实,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的员工广泛分布于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线,其中包括产线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岗位及职能,如维护、质量测试、组装等,并没有共通性,同时经初步调查,他们在工作中并没有与报道中提及的化学物质苯有直接接触的经历。
富士康称,“针对身患重病员工,除医疗保险救助外,集团还通过自保基金医疗报销、工会特困救助金等帮扶措施进行额外的人道主义救助。在治疗期之外,集团对报道涉及员工均提供了额外的人道主义救助,而绝非文中所提及的不管不问。”
富士康最后表示,该集团保留对《每日邮报》进一步法律追究的权利。
富士康工作间的职业危害
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及数十万工人的生存状况一直牵动着公众的视野,不少民间组织都曾到富士康展开实地调研。年3月30日发布的一份题为《富士康,你改过自新了吗?》的调研报告中,有一部分内容反映了富士康工作间的职业危害。
这份报告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在内的20所高校多名师生参与的大型调研组提交,其中,工人反映,富士康全国各个厂区的部分车间工作环境恶劣,劳动保护缺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个访谈个案中,多名工人描述了他们的工作环境。昆山厂区的电镀工人阿雄说:经常碰到化学物质,有酸、碱、溴水,镀铅中的铅水,氢化物、氨气等等。酸气、碱气会对肺部有伤害,接触到镍的话对人的皮肤也有影响。
在武汉厂区,多名工人也反映,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职业危害。一名刚从富士康A区离职的工人说,他们在身体检查的时候,A区有3个人检出白血病。他从富士康辞职,也是因为担心因苯中毒引起的职业病。在F区工作的工人则反映,他们厂区的环境有强酸强碱,可能会对皮肤造成腐蚀性损伤。一名在武汉厂区工作了两年的本地女工这样说:“培训的时候说戴口罩没毒,但(实际上)一两个月就有可能苯超标。”
白血病的4个致病因素
1、病毒因素
RNA病毒(生物病毒的一种)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被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2、化学因素
据了解,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放射因素
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小剂量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如钴-60)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高。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癌友之家温馨提示:希望以上信息能为您带来帮助。为方便癌友快捷、详细的了解相关疾病信息,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医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决定,开展网上预约绿色通道。若您还有其它疑问,更多详情欢迎在线咨询或拨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