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以食入中毒最常见。
什么样的情况要想到有中毒的可能呢?怎样及时解救呢?
今天,蓓蕾V·C邀请重症医学科郭军主任,为家长们讲解儿童急性中毒,家长们应该如何及时做处理。这很关键,麻麻粑粑们,你们一定要记好了。
小儿急性中毒的常见特点1、突发性:急性起病,突然出现意识状态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
2、年龄:1~5岁此年龄组中毒发生率较高。由于这个年龄组年幼儿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不足,对某些毒物和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因此容易发生中毒。
3、异癖:日常有嗜异癖,如喜吃药物等。
4、环境:环境中有毒物,如家中有农药、药厂或化工厂等;家中有精神病患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药物。
5、气味:呼出气体有异味,敌敌畏中毒者呼气有蒜味;酒精中毒有酒味;苦杏仁中毒则有氰味等。
文献报道中,年龄小于5岁的中毒群体虽发病率较高,但大多属于无意中毒,其摄入的中毒物质剂量不大、毒物种类单一,其病死率低于青少年患者,而青少年患者有相当部分在精神抑郁或心理障碍情况下自伤性服毒,其服毒剂量通常较大,病死率相对较高。
小儿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
1药物中毒如地高辛,抗癫痫药,退热药,镇静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①家庭常备药物,特别是糖衣片,因家长管理不当被患儿当做糖块误吃。
②家中有患者长期服药,特别是镇静、抗精神病类药物,引起儿童好奇而误吃。
③因为家长不了解医学常识,误以为药量越大,见效越快,促使患儿服用过量药物。
2农业性中毒有机磷农药,化学除草剂,灭鼠药,化肥等。
①灭害虫类药物外包装或外观似糖块,被儿童误吃。
②儿童误吃喷洒农药或鼠药的水果。
③农药或家庭用化学用品装入饮料瓶中,被儿童误饮。
④农村家长接触农药后,未经清洗及换衣服,接触儿童导致中毒,或者农药与所吃食物放在一起导致中毒。
3工业性中毒包括工业原材料,如化学溶剂、油漆、重金属、汽油、氯气、氰化物、甲醇、硫化氢等。
①类似油漆这样的五颜六色的工业原料,在家中放置于饮料瓶中,儿童可能也会误食。
②某些有毒的化学溶剂出现的气味也可能会导致中毒。
4食物性中毒过期或霉变食品,腐败变质食物,有毒食品添加剂。
①儿童在食用一些相克的食物后,容易引起食物性中毒。
②儿童或家长分不清有毒植物及果实、有毒动物及内脏而误吃。
特别提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孩子遇到挫折等类似情况后,服用大量的药物企图威胁父母或自杀,此类现象也有增加的趋势。
措施1、口服毒物中毒:
可采取催吐、洗胃、灌肠和导泻等方法把毒物从消化道清除。
禁忌:强酸、强碱中毒,因灼伤消化道黏膜,不宜催吐,以防胃及食管发生破裂、穿孔。神志不清及婴儿因不合作而易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不宜采用这些方法。
特别提醒如果发现是误服药物,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误服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时间。如果误服少量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可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如果服用药物剂量大、毒副作用强或性质不明,患儿出现嗜睡、走路不稳等异常表现,医院抢救。误服药物时间在6小时以内者,可多饮水后压舌根,刺激咽部催吐(昏迷、服强腐蚀剂者除外)。带上药物包装及说明书有助于医生了解情况采取措施。误服强酸、强碱,可服牛奶、生蛋清保护胃黏膜。
2、皮肤接触中毒:
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冲洗皮肤及毛发等。强酸或强碱污染皮肤时,先要用干布轻轻抹干后冲洗。强酸可用3%—5%碳酸氢钠溶液或淡肥皂水冲洗;强碱可用3%—5%醋酸或食用淡醋冲洗。有机磷可用肥皂水(敌百虫除外)或温清水冲洗。毛发、指甲最易残留毒物,应反复冲洗多次。
3、吸入中毒:
应立即将病人撤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儿童急性中毒,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东西不能碰、不能食用,以免发生危险。当遇到危险时切莫慌张,要立即将孩子送医就诊。
本期投稿:郭军
本期图片:网络
本期编辑:蓓蕾V·C
医院官方鐧界櫆椋庡鏄撴不鐤楀ソ鍚?鐧界櫆椋庨伄鐩栨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