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大闸蟹的季节。
饱满的蟹肉,满满的蟹黄,
真是想想都要流口水~
但是,
最近日报君却看到一条消息,
说吃完螃蟹别喝酸奶或吃香蕉,
已有人因此中毒身亡!
这是真的吗?
到底哪些人不宜吃大闸蟹呢?
那么,
我们就让中山六院中医科邱超平医师
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下吧~
大闸蟹与香蕉、酸奶同吃,会“要命“吗?
大闸蟹与香蕉或是酸奶成分并不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般情况下,大闸蟹和香蕉最好不要一起吃是因为两者都属于寒凉性食物,一起吃会容易刺激肠胃。两者一起食用会加重脾胃的寒凉之气,对身体不利,还有可能出现腹泻的症状,因此不建议一起食用。
所以,大闸蟹与香蕉或是酸奶同吃,一般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最坏的情况也就是腹泻,并不会中毒要命!在烹饪大闸蟹时可以加入生姜、大蒜、大葱、料酒,一个去腥,一个去寒。
农历十月前,吃母蟹,蟹黄多;
农历十月后,吃公蟹,白胶质较多。
蟹与柿子搭配,真的会中毒吗?
看完上一个,也许有小伙伴要问了:“跟香蕉没事,那么柿子呢?‘食物相克’是真的说了,与柿子同吃真的会中毒!”
日报君告诉你:不会!不会!不会!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含高蛋白的蟹肉在柿子鞣酸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有医生表示,“是否形成胃结石,关键在于胃肠功能好坏,若功能好,蠕动正常,则不会有凝固的机会,也就不会形成结石。”
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空腹食用大量富含果胶、鞣酸的食物如柿子、黑枣、山楂、石榴(后两者食味皆温)等,也有可能患胃石症!
所以,只要食材新鲜、烹调得当且脾胃强壮,大闸蟹配柿子的吃法也不会让我们上吐下泻乃至中毒身亡。
什么人应少吃或是不吃大闸蟹?
虽然以上都是谣言,夸大了所谓的“毒性”,但总体而言,大闸蟹始终是寒凉食物,还是有一些人应当注意少吃或是不吃的。都有哪些人呢?赶紧看↓↓↓
肝炎患者
肝炎病人由于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失常、消化机能减退,而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呕吐等。
心血管病人
大闸蟹胆固醇含量较高(每克蟹肉中含胆固醇35毫克,每克蟹黄中含胆固醇毫克),即使是正常成人每天吃蟹应不要超过只,一周最多吃3-4只。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高血脂症的患者,食用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会引致胆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发展。
有伤风感冒、发热的人
伤风感冒发热者,应当饮食清淡易消化,而大闸蟹等高蛋白质食物不易消化,不利于病情恢复。
脾胃虚寒者
大闸蟹性寒凉,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也不吃大闸蟹,因食后易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过敏体质者
特异蟹蛋白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肌体而发生过敏反应,产生大量组织胺等,引起胃肠等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会引起荨麻疹或哮喘,因此,应当忌用大闸蟹。同时,湿疹、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螃蟹。此外,患有皮炎、癣症等皮肤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为吃蟹可使病情恶化。
患有胆道疾病的,如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
胆囊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多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吃蟹易使病情复发或转重。
孕妇
民间一直有传说孕妇不宜吃螃蟹,吃了会流产,这是源于中医的观点。中医认为,大闸蟹性寒凉,有活血祛淤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其实主要原因是部分孕妇的体质不佳,消化系统比较弱,吃螃蟹会容易引起腹泻,而腹泻很严重的话,是会导致流产的。
老人少儿
因老年人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多食。而幼儿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大闸蟹。
重要TIPS
不可吃死蟹,以免食物中毒
大闸蟹一旦死亡,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的细菌还产生毒素,人们吃就会引起食物中毒。此外,蟹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螃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氨越多。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组氨是一种有毒物质,当它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
螃蟹四个部位千万不能吃
①蟹腮:蟹的呼吸器官,里面很脏。打开蟹壳后应该首先去除。
②蟹肠:里面有蟹的排泄物。
③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儿。同蟹肠一样,也有蟹的排泄物。
④蟹心:也叫蟹六角板。这个东西在蟹黄中,不好找,但它成六角形,样子很显眼。
螃蟹虽然好吃,可不能贪吃!
不然,美丽的“蟹”逅变惨剧……
所以小伙伴们要记住日报君
给你们传授的吃螃蟹“秘笈”喔!
来源:广东发布
编辑:严东东
由惠州日报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