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成功抢救早产患儿

近日,在我院新生儿科有一位出生刚刚23分钟的小女婴,牵动着全科人员的心。这位早产女婴体重只有三斤多,不能正常吃奶,身患多种疾病,营养极差,静脉通道不能建立,给抢救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经新生儿科主任周兴杰,护士长武伶俐研究决定,上报给我院护理部,医院护理专家来我院,进行会诊,配合抢救这位小女婴。我院护理部主任刘春兰接到申请后,立即出面邀请了蚌医院副主任护师徐兵,护师黄辉芳,来我院会诊并抢救患儿。

3月7日上午,徐兵和黄辉芳到达我院。在我院多名护士长陪同下,对患儿进行了会诊。因患儿不能吃奶,营养极度缺乏,也不能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徐兵决定用心电监护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徐兵一边观察心电监护仪,一边细心地操作着静脉导管针,经过20多分钟细心认真的操作,导管终于成功进入上腔静脉下1/3处(右心房入口处),正确置管顺利成功。护士朱晓倩将早已准备好的输液瓶接到导管上,看着生命之液一滴滴的进入了女婴的身体,大家知道她终于是得救了,病房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经过一天的治疗和营养物质输送,目前患儿体温正常,精神明显好转,正在健康恢复中。女婴的母亲很是激动,抱着小家伙流出了泪水。

徐兵在术后和我院刘春兰、武伶俐等人仔细研讨了心电监护下的PICC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交流了在新生儿科临床工作中的经验。

新生儿科护士长武伶俐介绍说,患儿有多种疾病,抢救极为困难。1早产儿;2新生儿呼吸衰竭;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混合性酸中毒;5新生儿肺炎;6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二尖瓣轻度反流。 

所以能及时有效的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第一步。PICC作为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静脉给药途径,我院已经开展了两年有余,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方面。而心电监护下引导PICC置管定位是一项新技术,PICC头端到达理想位置,在无菌状态下及时纠正导管位置,保证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头端位于中心静脉部位可明显减小污染、导管闭塞及房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和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概念。我院以后将大力开展心电监护下的PICC这项新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方便快捷有效的治疗。

文/刘理图/刘嘉编辑/韩佳佳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白癜风中医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bjs/22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