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不用不锈钢是怕变傻真相在这里

台州医讯

每个家庭几乎都会用到不锈钢餐具、锅具、厨具。不过最近小编看到了个说法,称外国人从来不用不锈钢材质的餐具或者电器,因为怕重金属锰中毒,还称虽然钢(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是安全的,但很多商家会用不合格的高锰钢材质(业内称为“”“”不锈钢材),导致锰超标,如果使用,会释放重金属锰,导致人记忆力衰退。

如果这是真的,小编岂不是要把家里的不锈钢餐具、锅具、厨具全换了?

锰是什么?

锰(Manganese)是一种常见金属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人体结缔组织、骨骼、凝血因子、性激素等的组成成分,对于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钙吸收、血糖调节等也不可或缺。正常的脑与神经功能,也离不开锰的参与,锰不足会影响神经发育。

人体每天需要多少锰?目前世界各国推荐的标准并不统一。比如,对于成年人,美国设定的量是每天2-3毫克,中国认为的适宜摄入量是4.5毫克。

但是,锰摄入过多也不好。锰过量主要会抑制铁的吸收,长期过量则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锰中毒的后期可能会出现类似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如全身性运动迟缓、广泛性硬化等。

我们每天会吃进去多少锰呢?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3)中规定,成年人锰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11毫克/天,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摄入11毫克锰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的。

1、我国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每天从膳食中摄入的锰是6.8毫克。

2、我国规定饮用水中锰的含量不超过0.1毫克/升,以此水平计算,若每天饮水2升,则通过饮水摄入的锰为0.2毫克。

3、在2年的高压锅锰超标事件中,中国也进行了风险评估,对40件锅具产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平均锰迁移量为每公斤食物0.35毫克,若60公斤的成人每天吃3公斤食物,则来自不锈钢容器的摄入量是1.05毫克。

人体每日通过膳食、饮用水摄入的锰,加上不锈钢炊具析出的锰,共8.05毫克,未达到人体每天最大耐受量11毫克的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我们日常的锰摄入是处于安全水平的,并不用太担心。

高锰钢容易析出锰?

那么,高锰钢材质是不是会析出过量的锰,导致人体中毒呢?

实际上,我们用的钢材都是合金状态,这些状态下金属的惰性很强,也就是不容易溶解到食物里。而且,这些材质都在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环境中接受过测试,所以在日常使用中,不论是加醋、酱油还是加热,都没有那么容易析出锰的。

所以,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不锈钢产品,锰的析出水平都是安全的。

而且,锰过量引起的中毒主要出现在特殊的行业和职业中,例如长期从事锰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以及电焊的产业工人,而且摄入的途径主要是呼吸吸入。要知道,我们的胃肠道对锰的吸收率非常低,仅为1-5%,目前还未在临床上发现过普通居民因饮食摄入锰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也未见因使用不锈钢制品导致锰过量、锰中毒的案例。所以,我们不用太担心日常使用的不锈钢电水壶或者锅会导致锰中毒。

外国人不用不锈钢?

看看双立人、WMF的不锈钢刀具、锅具及餐具,都有很多种类用到了不锈钢,所以,外国人不用不锈钢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我们现在很多人提到的号钢材,这个编号是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规范的编号。如果美国人不用,他们干嘛费这么大劲儿搞什么钢材的编号呢?

如何挑选不锈钢制品?

那么,不锈钢器具到底要怎么挑选呢?

先要看材料。在常见不锈钢品种中,钢是金属成分迁移量较少的一种,因此我们可以首选钢制成的器皿。怎么判断是不是钢?看编号。一般不锈钢制品上都会印有“18-0”,“18-8”之类的编号,前面的数字表示铬含量,后面的表示镍含量,“18-8”对应的就是钢。不锈钢含镍量提高,其耐腐蚀性能也会随之提升。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选择正规厂家和品牌,远离“三无”产品。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bjs/13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