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其事故数量也有些许增长的趋势,其中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今天我们即将进入到夏季,而夏季也正是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高峰期,我们就来结合部分案例来简单讲解一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年该类型事故的具体数量暂未查到,但是通过在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络平台查询到3月27日新华网发文写道“(记者刘夏村)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26日表示,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近年来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各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好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工作。”(附下图可见)。
案例一:年2月15日,广东省东莞市双洲纸业有限公司环保部主任安排2名车间主任组织7名工人对污水调节池(事故应急池)进行清理作业。当晚23时许,3名作业人员在池内吸入硫化氢后中毒晕倒,池外人员见状立刻呼喊救人,先后有6人下池施救,其中5人中毒晕倒在池中,1人感觉不适自行爬出。事故最终造成7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万元。
主要教训:
1、企业未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作业前未检测、未通风,作业人员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违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3、企业应急演练缺失,作业人员未经培训,缺乏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和应急处置能力。
追责情况:双洲纸业公司法定代表人、生产部负责人、人事行政部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环保部主任和污水处理班班长等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该公司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
年4月17日6时30分,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南平中农绿竹环保纤维有限公司在组织清理废水池过程中,1人倒在废水池中,另外2人施救不当相继倒在废水池中,造成3人死亡。
主要教训:
1、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污水池、化粪池、沼气池、腌渍池、纸浆池、市政管道、地下室等各类有限空间,在清淤清污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极易造成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事故。事故单位没有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全面辨识评估,未落实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未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作业程序,在检测、防护、监护等安全条件未确认情况下实施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2、现场应急救援处置不当,由于事故单位和现场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缺失个体防护器材和应急装备,在没有弄清致害因素,也没有采取可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3、对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事故单位相关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不健全、不落实,防护器材和应急装备配备不全,没有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措施缺乏针对性,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4、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组织过有限空间知识培训或培训质量不高,从业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严重不足、对作业程序不清楚,监护人员缺乏监护救援知识和能力。无知者无畏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地区对相关行业有限空间监管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关制度规定和安全知识技能宣贯培训工作不到位,监督检查和执法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有限空间作业主要的人身伤亡问题大多都是因为施救人员施救措施不当而导致的,那么我们今天就简单讲解一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施救人员的施救方式吧。
首先我们要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的含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而其中有限空间作业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密闭或半密闭设备,第二类是地下有限空间,第三类是地上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主要为:中毒、窒息、爆炸、火灾、坠落、溺水、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烫伤等事故的风险,其中中毒、窒息和爆炸事故较为常见。
有限空间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我们要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企业应当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在没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不准许进入。最好先对现场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
4、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号联系,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而施救方式一般分为自救方式以及非进入式救援和进入式救援三种:其中,自救主要为作业人员还具有自主意识其情况下进行。而非进入式救援与进入式救援顾名思义就是施救人员进入或者是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施救的方式。其中进入式救援风险最大,如果施救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且安全防护用品以及救援设备缺失或无法熟练使用,则不得进入事故现场,以免事故扩大化,应及时拨打和。
想起到前面的那些案例不由得让我一直处于后怕当中,作为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我们无时无刻的都在与安全隐患进行着斗争,其中我们的大多数设备在进行检修时确确实实的是在进行密闭空间作业,虽然我不是实际参与相关检修作业的工作人员,但是,作为工作许可人的我却真的无法接受身边的同事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故导致受伤甚至是失去生命。这也就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用意,还是那句老话,如果我有哪些疏漏之处,请您及时指出来,我将虚心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