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作为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帮助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不仅参与维持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免疫应答、维持体表和上皮结构;还参与骨骼和蛋壳的形成,与种畜禽的繁殖性能息息相关。但微量元素在动物上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的同时,也存在较大使用误区。微量元素的精准营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挑战,比如原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利用率、微量元素间自身相互拮抗、微量元素与钙、磷和植酸等饲料常规组份之间的拮抗、微量元素的来源与利用等等。
诺伟司对微量元素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实践对比发现:微量元素的过量应用不仅会使动物中毒从而导致生产性能的下降,并且产生严重的拮抗效应;降低微量元素效率,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表现。
同时,通过调研并收集了行业内常规饲料原料以及全价配合饲料,对其中的锌、铜、锰和铁进行监测,为饲料中精准应用微量元素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本篇主要分析饲料原料微量元素检测及配合料微量元素本底值分析报告。
本次检测中,利用原子吸收法检测饲料原料和常用载体中的锌、铜、锰和铁的含量(表1和2),并根据检测值计算出常规玉米豆粕日粮中微量元素本底值的含量。
表1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检测值,mg/kg
如表1所示,谷物原料中,玉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小麦和稻谷,且变异相对较小。小麦中只有锌的含量略高于稻谷,其它3种微量元素基本一致,不过稻谷的锰、铜和铁的检测值变异更大,实际应用中挑战更大。
谷物副产物中,小麦麸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较于其它3种副产物均较高,且变异度更大。小麦麸是性价比较高的纤维来源,在北方霉菌毒素低且变异小时常用于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大量使用后饲料本底微量元素高且变异度大将导致种猪的微量元素方案很难精准,进而导致繁殖性能无法最大化。玉米DDGS的锌检测值与玉米胚芽粕大致相同,不过其它3种微量元素相较于玉米胚芽粕更高且变异度更大。玉米蛋白粉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它3种副产物相比,含量最低且变异最小,因其色素和粗蛋白高,可利用氨基酸可观,经常应用于禽料,经此次检测分析,其对配合料的微量元素影响较小。
植物蛋白副产物中,3种副产物的规律不明显,豆粕中锌、铜和铁含量相对较低且变异度小。菜粕中的铜最低且变异小,相对稳定。
矿物元素中,石粉与2种磷钙相比,锌、锰和铁含量检测值均较低且变异小,不过产蛋期禽料的钙水平最高可达4%,因此石粉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变异度对产蛋期禽料影响更大,需要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