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时至今日,我终于理解了当年邓萃雯因《义海》蝉联TVB视后之后,却说监制李添胜不是帮了她,而是“害”了她。
刘醒和九姑娘,已然让无数人“中毒”。
你看完,并且深刻理解了,才会懂,那是什么毒。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向往一段如此纯粹、至诚、深刻的爱情,但这样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早已被虚浮的现实击打地惨不忍睹。
而《义海》却把每个人内心对爱情最美好的愿望用故事化的手法完完整整地表现出来,李添胜把这种情感放大、饱满,呈现在屏幕前让我们去尽情感受。
女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如刘醒那样懂得自己内心,男人渴望自己另一半如九姑娘那样对自己至死不渝。
有些东西实在太过美好,所以我们会觉得,如此平凡的我们,又怎么配拥有?
于是李添胜和黎耀祥笑话邓萃雯:
你怎么可以把这个当真呢?
尽管《义海》当年没有拿到最佳剧集是遗憾的,但是,整个过程已经圆满。
就像它的英文名字一样,NoRegrets,无憾。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在李添胜构建的世界里,情义与人性是绝对的主题,《巾帼》与《义海》无疑都承袭了这一特点。
而《义海》设故事背景于乱世,一群角色的命运在时代的变迁之下交错起伏,较之《巾帼》,无论悲喜都多了一层无力感及与悲壮感。
《义海》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是非常清晰的。
整个故事真正的叙述自排骨仔“起”,排骨和刘醒之间,刘醒派与梁非凡派之间的“爱恨情仇”,警局之戏建构起故事发展的一条支线。
故事对“承”的处理延续了开篇伊始的快中有慢,永远让人猜不透的九姑娘的强势、大气,刘醒与九姑娘若有似无地交集朦胧,晴晴日记独白串连起时间的流逝。
对“转”方面的渗透,全剧放缓了进度,仿佛夹杂着抗战相持阶段的胶着,直到九姑娘和日军合作开烟馆又救孤儿、杀黑木,集中的炮火牵扯出刘醒身犯险境的紧张,梁非凡倒下、抗战胜利,一浪接一浪的情节冲突让人欲罢不能。
最后的“合”,是“悲中有喜的大团圆”,当颤颤巍巍的九姑娘与白发苍苍的刘醒相偕而行时,夕阳红的背后埋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九姑娘曾说过:
人最惨的不是分离,而是没有回忆。
是啊,人生怎能完满如愿?
只要付出过,尽力过,投入过,沉醉过,开心过,感动过,哭过笑过,辉煌过,足以无憾。
作为一个念旧的人,对于回忆这些经典老剧,是最没有抵抗力的。
那些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的时刻,那些拼了命、想尽办法去救这个救那个的时刻,大时代巨轮下的那些感情,无法不让人动容。
和平时代的情感,再动人,都比不过那些子弹炮火中比生命更重要的真挚的情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剧中多次出现,在每一次猪笼里人的聚首中。
经历那么多苦难的难得相见,但又阻止不了下一次不知何时的分离,大家不能违抗命运,只能许下这样的祝愿——留着彼此的性命,等待下次的聚首。
现实中,平凡如你我,不可能经历这些荡气回肠刻骨铭心,但陪伴《巾帼》系列这一趟,让我感触良多。
在那些时代里,有些情感只能藏在心里,幸运的是,即便不说穿,彼此都明白。
柴九有四奶奶陪伴终老,刘醒有九姑娘相伴终生。
世间什么爱叫纯洁?他们是最好的诠释。
不记得曾经是谁说过:
在有生的瞬间能遇见你,竟花光所有运气。我用尽所有运气才和你相遇,之后我想跟这个用我所有运气才交换到的人永远在一起,然而我已花光所有运气。所以,我只配跟你相遇,不能再有以后。
所以柴九和康宝琦花光了一生的运气来遇见彼此,却只能成为知己。
而下辈子,刘醒和九姑娘,他们会花光下辈子的运气来和对方在一起。
我们看过太多情情爱爱的电视剧,看过太多以激情为噱头的故事情节,也看过以纯情为宣传的影片。
可正如主题曲里所唱,世间什么爱叫纯洁?
他们从极端对立、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世界慢慢走到一起。
整个四十年的过程,没有任何牵手和正式的拥抱,没有半句和对方表明心意的话,一直在家族斗争和市井生活以及战争的背景下延续着双方的故事。
但到故事的最后,谁都知道,这样的感情,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我们终于懂得,因为期待她们的幸福,期待他们的进展,甚至期待他可以勇敢地深深地拥抱她,期待她可以不要那么逞强那么疲倦而是靠着他一起打拼,因为煎熬太多,所以期待更多。
可所有的煎熬都不如两位主角心中的煎熬来得深,于是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哪怕无拥无抱的相处中,哪怕我没有对你说爱,你也没有对我表明心迹,可是你懂就好,默契就够。
你和我曾经并肩作战,你曾经是我最信任最信任的人,你曾经是和我一起死过千次万次的人,所以等你三十年,那是信念和默契。
什么是心照不宣,什么是默契与共,什么是在全世界都误解你的时候,我懂你。
我懂你,足矣。
所以当年李添胜说,《巾帼》不会再拍第三部了,就让《义海》成为最后的绝唱吧。
即便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场景,换不同的演员来饰演,换不同的音乐来渲染,得到的效果自然是不同。
试想《巾帼》和《义海》若少了邓萃雯和黎耀祥的呼应,少了《红蝴蝶》的煽情,味道自然也就淡了不少。
回想,剧情多俗套。
国乱家败,两个灵魂交会,紧紧相依,互相牵挂,照耀了彼此的内心,也照耀了这个乱世。
爱情戏无外乎几种,要么如韩剧,男主女主起初势不两立,逐渐了解彼此,于是打打闹闹地拥有甜蜜爱情。
要么如琼瑶剧,二人相爱至深,而其中一人却身患绝症,或遭遇意外,另一人或随之而去,或生不如死。
但其中都不乏甜言蜜语,山盟海誓,放入电视剧中就是各种情话诺言,或许伴有情诗情书,默默牵手热烈的拥抱情不自已地拥吻,滚滚热泪或是甜蜜的微笑。
但对于刘醒和九姑娘呢?
从彼此暗生情愫到生死相依,两人从未向对方直接袒露心意。
李添胜处理这条感情线是煞费苦心的。
对于身处乱世各有责任的二人来说,爱情远非全部,处理得轻了难以感人,处理得重了又会与人物个性冲突。
于是他让这二人隐匿地相爱。
没有表白,没有恋爱,甚至拥抱都设定为戏中戏,只用一座教堂,串连起他们的前世今生,成为二人感情的桃花源。
然而,越是隐匿,越见深沉。
如果你看得够用心和细致,就会发现,刘醒和九姑娘二人之间的交流多次用中近景或特写来向观众表述。
而两人又不失为戏骨,用表情、眼神及细微的情绪递进将刘醒与九姑娘之间的牵绊与认定于无声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剧里还安排了一些细节,将《巾帼》与《义海》巧妙地承接,将二人感情进一步深化。
比如码头送别的场景。
刘醒与九姑娘依恋不舍地对望,时空陡然转换,四奶奶与柴九之间的种种前尘,如一场纷纷摇摇的旧雨直扑而来,砸得人心里生疼。
比如刘醒失忆,九姑娘被迫乘船离广继而远赴美国的情节。
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让人坠入时光深处。
《红蝴蝶》适时唱响。
自古以来,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那样深刻的默契与相知啊,就此,同心而离居,相思以终老。
在尘嚣渐起的乱世,即便再回首,也已是百年身。
幸而,断得了的是音讯,断不了的是牵挂,三十个寒暑弹指而逝,两人于岁月将尽处重遇。
其实,把彼此刻在灵魂里的人,还有什么可以将他们分开?
离别不能,失忆不能,就算死亡也不能。
不管身在何处,无论活着还是故去,他们都是彼此最后的归宿。
相视的一笑胜过万语千言,五味杂陈的彼此凝望,眼中尽是沧桑,心中道是永恒,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不过如此。
如果《巾帼枭雄》留给部分观众一种残念——
我们不要惺惺相惜,不要良朋知己,不要生死之交,我们不满足于微妙含蓄的情感表达,不满足于洗尽铅华的短暂相守。
我们要轰轰烈烈,要荡气回肠,要刻骨铭心;我们要放肆地虐,要纵情地痛,要痛快地爱。
那么,《义海》可以说弥补了它的遗憾,观众不必再为二人的感情归宿和关系惋惜遗憾或争论不休了。
所谓心有灵犀、天生一对在刘醒和九姑娘身上得到了最佳诠释。
没有世俗的束缚,也没有第三者的阻碍,所有的纠结与痴缠都是命中注定。
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他们赋予了全新的生命,饱经腥风血雨洗礼的红蝴蝶终于得以破茧振翅、双宿双飞。
于是,当刘醒和九姑娘终于在三十年后共续前缘,跟普通的老公公老婆婆一样携手买菜、打拳、旅游,过着平凡、朴实而幸福的生活。
虽然相比漫长的人生,他们团聚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四年,但观众心满意足了。
或者仍有不甘者,但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呢?
有遗憾才是人生,不完美才让人留恋。
巾帼也好,枭雄也罢,义海也好,豪情也罢,都不过是用来做噱头的名字而已。
与所有TVB剧的主旨相同,《义海》最重要的部分不是民族大义,也非风花雪月,而是在拷问人心。
就像一首歌,探究人性是主旋律,大义是副歌,谈情说爱只是间奏。
我相信,于邓萃雯和黎耀祥而言,九姑娘和刘醒那已不仅仅是演技,从中还能看出岁月赋予他们的经历、经历后的沉淀,以及沉淀后的智慧。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义海豪情》:赵冬妮的势利让人心酸;马丽华的势利令人厌恶
《义海豪情》刘晴杨阳:有些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希望和意义
《义海豪情》: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人人心里皆有一个梁非凡
《义海豪情》排骨:从来英雄固传颂,曾经孱弱更可歌
《义海豪情》:那些猪笼里的故事,那些失去却也永久定格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