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OCD)
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01
强迫思维:感受到反复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冲动或意向,且试图压抑这些想法、冲动或意象。
强迫行为:重复行为(比如洗手、核对等)或精神活动(比如祈祷、计数等),尽管主观感受到痛苦却无法停下。
02
强迫症的特点
1
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2
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3
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4
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03
关于强迫症的误解
1
强迫症并不是一种性格怪癖,它是一种疾病。如果治愈一种慢性疾病只需要简单地说一声“冷静”,世界上就没人会生病了。强迫症患者有部分脑区确实发生了功能障碍,使得他们即使不是不可能,起码也是难以在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与疾病对抗。某些抗抑郁药物可以被用来重新校准大脑并缓解一些症状,暴露与反应阻止的行为治疗可以帮助病人训练大脑,减轻对焦虑的反应。尽管如此,强迫症依然是一种可能伴随一个人终身的长期状况。
对强迫症的正确认识
04
1
带着“强迫”,做你想做的事。
2
不去尝试对抗、斗争或消除当下的念头,只是去感受当下的体验和感受。
3
换个角度看强迫。有时候“强迫”会帮助一个人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所以“强迫”对我们也是可以有好处的
4
首先不要害怕这种“强迫”的出现,有时候只是个性的一种表现,或者有压力的情况下,用来减压的一种方式。坦然接受本身就会让强迫行为或想法自然减轻。
预防方法
05
1
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2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这是预防的关健。
3
采取“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