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16日)0時,香港新增18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中5宗屬於輸入個案。13宗本地個案中,11宗與其他個案有關聯,2宗暫時源頭未明。由今早(16日)開始,30至59歲人士、家庭傭工和在香港以外求學的年滿16歲學生,被納入優先接種新冠疫苗的範圍。目前,可以預約接種的群組已經擴大至涵蓋接近八成半16歲或以上的市民。截至今日下午3時半左右,接種復必泰的疫苗中心中,有2間於本周五(19日)起,未來18日的預約已滿,包括位於中西區的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和灣仔養和醫院社區的社區接種中心。至於科興疫苗,有17間社區接種中心於未來14日的預約都已經爆滿,包括西營盤、西灣河、鴨脷洲、灣仔貝夫人門診、觀塘、深水埗、東九龍、油麻地、北大嶼山、南葵湧、將軍澳(保寧路)普通科門診、粉嶺、大埔、馬鞍山、荃灣、屯門仁愛普通科門診和天水圍的接種中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15日)表示,若疫苗接種率理想,並配合其他防疫措施,對食肆和處所的限制可望進一步放寬。不過,若疫情繼續反覆,確診個案維持高雙位數,加上新冠疫苗接種率未如理想,政府將無可避免考慮再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甚至在必要時關閉一些處所,以保障公眾健康。陳肇始又說,觀乎國際趨勢,本港的疫苗接種率以至個人有否接種疫苗,均是未來恢復跨境出行和放寬跨境旅客檢疫措施的重要考慮因素。她指,若本港整體疫苗接種率未如理想,外地對恢復與香港通關未必採取很積極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就表示,政府不希望藉收緊現行防疫措施而迫使巿民接種新冠疫苗。香港是自由多元社會,她不相信強制措施會達致理想效果。林鄭說,當疫苗接種達至一個較高的比例,社區就會出現一層「保護網」或群體免疫,不論本地現行的防疫措施,還是與外地人員的往來,都得以放寬。她又稱,希望藉誘因來鼓勵市民接種疫苗,特別是有關於恢復人員往來的訴求非常大,希望市民積極接種疫苗,可以早一些恢復正常生活。衛生署列接種指引專家建議考慮購買強生疫苗對於近期出現一些懷疑接種疫苗後出現異常情況多個事件,政府都表示高度關注。到目前為止,幾宗涉及死亡、中風的嚴重個案,經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評估後,都是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衞生署昨日亦發布了新冠疫苗接種指引供私家醫生參考,列明部分人士不能接種疫苗。包括:患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例如橫貫性脊髓炎及脫髓鞘疾病等;有嚴重長期病而病情不受控;對新冠或其他滅活疫苗有過敏反應,或以往對疫苗有嚴重過敏反應,例如出現血管性水腫及呼吸困難等;以及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指引亦列明,部分人士應推遲接種疫苗,例如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有嚴重長期病但病況未令人滿意;有急性或不穩定疾病仍需接受治療人士;要透過治療以更好控制病情的人士。另外,最近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應推遲疫苗接種一般3至6個月,直至病情穩定。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指出,現時才發出指引是因為需要數據支持。他又說,本港的指引很詳盡,當中包括有關嚴格控制糖尿病及血壓、一些數字上的詳細指引。除了現時可接種的科興和復必泰疫苗外,港府訂購的第三款疫苗是英國阿斯利康與牛津疫苗,近期在海外有多宗接種後出現血栓的個案,委員會表示,暫時未見與疫苗接種有直接關係,衞生署將會跟進,向阿斯利康索取更多數據。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接種疫苗有可能加快血管閉塞情況,但認為緊張、吸煙等,亦會導致相關情況,認為與接種疫苗未必有大關係。對於外界有人指採用滅活技術的科興疫苗有「佐劑」的成份或導致接種後出現異常。崔俊明指,醫學界使用「佐劑」有70年歷史,常用於滅活疫苗,包括子宮頸癌及流感疫苗,是為刺激免疫系統,令疫苗的反應更強,導致血管栓塞的機會好微,亦未有證據證明會有這個情況出現。他強調市民毋須擔心,接種疫苗一定不會有直接關係,如果打疫苗可以打死人,就是「殺人武器」。他認為,政府已迅速回應死亡個案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但亦應該盡快告訴市民有否間接關係。他又建議當局採購第四款疫苗時,可以考慮強生藥廠的疫苗,這款疫苗只需接種一劑,有助減低市民因為負面新聞而不接種第二劑的機會。雖然強生疫苗的有效率為66%,但強生疫苗的數據比起復必泰及阿斯利康疫苗更為齊全。來源:香港薈、政府新聞網、香港01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