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爆炸起火现场。(视频截图)
▲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爆炸起火现场。(视频截图)
据北京消防官方微博消息,今天9时34分,市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2号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
经核实,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化学实验室事故主要有以下三种
1.腐蚀及灼烧事故
强碱、强酸和某些强腐蚀性物质与水或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大多会产生具有强腐蚀性的烟雾,而吸入粉尘、烟雾等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同时,强碱、强酸以及一些有毒试剂等接触皮肤或裸露的局部器官也会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处理不及时往往可能引起组织或器官坏死,留下伤痕。灼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是最常见的事故。
例如:眼睛内溅入碱金属、溴、磷、浓碱、浓酸等化学药品或其他具有刺激性的物质时会对眼睛造成灼伤;酸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灼伤,如氢氟酸能腐蚀骨头、指甲,滴到皮肤上会形成难以治愈的烧伤。
2.火灾及爆炸事故
较大的化学实验室事故大部分都是火灾性事故,主要跟化学实验室的特点有极大的关系。化学实验室存放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多具易燃性,这些物质遇到火源很可能起火燃烧,由于大量使用可挥发性的可燃物质,特别是有机溶剂,也是容易引起火险或火灾的常见事故之一,有机溶剂通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蒸气可以飘移到较远的地方,如果接触到火种,顺着蒸气燃烧,会导致液体着火。
爆炸性事故多与火灾性事故相联系,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多是一些易爆、易燃的物质或它们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在一定压力和热的作用下突然爆发,造成爆炸。另外也有一些用电设备及线路老化陈旧存在事故隐患,使不慎泄露的易爆易燃物品,遇火引起爆炸。
3.中毒事故
化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药品几乎都有一定的毒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中毒事故。
中毒事故一般又可分为两类: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视,很多症状都是要在中毒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通常为几天或者几个月,有的甚至若干年以后。中毒的症状很难察觉,多数为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失常等,通常会未老先衰、早逝。急性中毒通常是误食、吸入或是体表吸收到了有毒物质。误食一般是实验者在实验室饮食、利用实验室的冰箱存放食物或离开实验室未及时做好个人卫生。吸入毒害是最常见的吸毒方式,化学实验室的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等形式被吸入,另外还有体表吸入。有毒物质还可以以气体、液体的形式被皮肤吸收,造成皮肤受伤。
实验室需警惕以下易燃易爆物品
爆炸性药品:迭氮钠、四硝化戊四醇(泰安)、硝化甘油混合炸药(胶质炸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环三次甲基三硝胺(黑索金)。
液氮:温度升高或者压强降低可引起爆炸。
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烃类气体、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可引起爆燃。
金属钾、钠、白磷遇火都易发生爆炸。
遇水易燃:钾、钠、锂、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铝钠、磷化钙碳化钙(电石)、碳化铝、钾汞齐、钠汞齐、钾钠合金、镁铝粉等。
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强氧化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接触,如乙醇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
以下危险动作不能做
1.搬运钢瓶时气体钢瓶在地上滚动,或撞击钢瓶表头,随意调换表头,或气体钢瓶减压阀失灵等,钢瓶内压失衡可造成爆炸。
2.在使用和制备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不在通风橱内进行,或在其附近点火。
3.氧气钢瓶和氢气钢瓶放在一起,极易引起爆炸。
4.配制溶液时,将水往浓硫酸里倒,或者配制浓的氢氧化钠时未等冷却就将瓶塞塞住摇动都会发生爆炸。
5.随便混合化学药品。例如:镁粉混硝酸银,镁粉混硫磺,浓硫酸混高锰酸钾,醋酸混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思想上必须重视:重在预防
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危害十分严重,瞬间殃及人身安全。必须引起思想上足够的重视,为预防实验室爆炸事故发生,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定期做好实验室安全火灾医患检查,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处。
2、凡是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必须遵守实验教材中的指导,并应安排在专门防爆设施(或通风框)中进行。
3、在做高压、减压实验时,应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高压实验必须在远离人群的实验室中进行。
4、绝不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例如:高锰酸钾和甘油。
5、在点燃氢气、CO等易燃气体之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银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都会发生爆炸。
6、液氮冻存罐要轻拿轻放,保持直立,从中取细胞时动作迅速、遵守实验教材中的指导,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
7、如果发生爆炸事故,首先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医院急救,同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和水龙头,并迅速清理现场以防引发其它着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发了其它事故,则按相应办法处理。
危险的发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疏忽?操作不当?在实验室,你若操作不当,炸掉的可能不止一间实验室,还可能是宝贵的生命,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注意化学实验室安全!
资料来源:新华网、广东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