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误食危险品,不要盲目催吐各种详细应

刚刚过去的春节,孩子误食的新闻事件屡屡被曝光,此类伤害的频发,再次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用嘴巴探索世界

危险防不胜防

○淮安11个月大的女童倩倩,将整挂鞭炮拆开误食一颗,家人及时发现并将孩子送保健院救治,经过洗胃,已无大碍。

○据报道,春节不到五天时间,医院五官科先后接诊了8例儿童气管异物,花生、瓜子、核桃等常见的坚果和餐桌上的食物,如鸡爪、鸡脖等,成了罪魁祸首。

○据报道,医院的耳鼻喉科春节期间气管异物患儿接诊量较去年翻一番,取出来的气管异物几乎都是花生、榛子等各种坚果。一名1岁多患儿吃了一颗纽扣电池,而电池释放出来的腐蚀性物质导致孩子食道穿孔,医院过春节。

春节期间,孩子的周围少不了各种坚果,桌上的菜肴也充满着诱惑,甚至在家长不注意的地方,也有那么一两件小东西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以及“食欲”。

不止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平时这样的误食事件也时常发生,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示警。

○6月,一名1岁9个月的孩子,因误食桌上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片——地高辛,起初家长没有在意,直至孩子开始频繁呕吐,医院,孩子被送往ICU,只能靠人工心肺和人工肾代替她自己的器官,维持她的生命体征。

○江都6岁女童萌萌误以为妈妈藏起来的是糖,吃的时候很苦,想吐的时候却没来及吐掉,将一整颗紧急避孕药都吃进去了,后出现胸部隆起,被诊断为假性的性早熟。

处在感官敏感期的孩子,喜欢用嘴品尝世界、认识世界,咬人、咬东西、吃手等行为,都是他们特殊的探索方式。正因如此,家长要多留心,常在意。

预防宝宝误食

这些别忽视

1.家中药物请收好

无论何种药物,哪怕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西瓜霜,也请放置在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要知道,即使是对成人无副作用的药物,被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吃下后,后果也很难预料。另外,家中有病人时,服药后请一定要将药品放好,不要放在桌子上。

2.有毒物品切勿放在饮料瓶或杯中

饮料瓶和杯子,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就是,里面装着吃的。所以请避免拿这些容器装有毒物品,比如汽油、洗洁精等等。

3.尽量选择儿童难开启的包装产品

市面上会有一些防止儿童开启的容器,或者有些成人药品营养品的包装也会有防儿童开启设计,可尽量选择这些产品。

宝宝误食危险品

我该怎么办?

及时送医或者拨打求助。

安抚孩子情绪,谨慎进行应急处理(下文有介绍)。

带上孩子误食的物品(曾经装有该物品的容器也可)或呕吐物,以让医生尽快确认误食物品,进行针对性治疗。

切记

不要盲目催吐,误食不同物品,应对措施也不一样!

1.可催吐物品

洗衣粉、洗衣液、肥皂:

多饮水稀释,并采取催吐即可。如果饮食过多,可能引起中毒,需要就医处理。

樟脑丸:

喝蛋清、茶水、白开水,并催吐。

切忌喝牛奶或脂肪含量高的液体,以免加速毒物吸收。

老鼠药、蟑螂药等:

赶紧就医!尽快喝蛋清保护肠胃,然后喝大量温开水进行催吐。

切勿食用蛋黄或肥肉等油类食物。

2.不可催吐物品

干燥剂(白色粉末,氧化钙):

多喝水稀释,也可喝牛奶或蛋清。

千万不要饮用酸性液体。

不要催吐,以防灼伤食管,立即就医。

强酸强碱性洗涤剂:

马上饮用牛奶、豆浆、蛋清或花生油。

切忌催吐,以免化学灼伤,并立即就医。

电池:

饮用大量牛奶或蛋清。

千万不要催吐,避免电池内强碱性物质造成消化道穿孔。

汽油:

服用牛奶、食用油等。

请及时送医,切勿催吐!

尖物、利器:

禁止催吐,会刺伤消化系统,甚至穿孔等。

应即送医胃镜下取出。

3.其他物品

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晕车药等):

不要盲目饮用液体,请尽快就医。

牙膏、漱口水等:

少量误食,无须担心。若大量误食,应及时就医。

驱蚊水、杀虫药等:

建议喝浓茶,因为茶叶中鞣酸具有沉淀和解毒的作用。

圆钝异物:

尽量鼓励孩子咳嗽的方式将异物排出,或者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1岁以上适用),不要试图用手去拿异物,应尽早就医,时间就是生命。

防患于未然,孩子都是心大的吃货!

孩子年幼,对危险物品的认知有限,对于一切可以放进嘴巴里的物品更是充满了兴趣,希望可以品尝其滋味。

为了防止宝宝误食危险物品,请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将这些物品远离孩子,不给危险有可乘之机。若一时大意让孩子误食,也请根据科学的方法急救。

本文来源:孩子王官方(lovekidswant)

金童星

赞赏

长按







































吉林白癜风医院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rhzl/31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