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奔赴未来
阳
光
向
上
创造力
热血
精神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未来
勇
敢
正能量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乐观
劳模
积极
向上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劳动
峥嵘岁月
逐梦前行
五/一/劳/动/节
平凡岗位
很多劳动都离不开人们的双手
劳动者的手
或白嫩,或灵巧,或粗糙,或有力
……
双手是劳动者勤劳的见证
也是也是创新创造的温床
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组图片
“它们”,饱经风霜
只为履行好岗位职责
制造出最好的战机“心脏”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它们”的主人是运行保障部维修技术员
4月20日盘轴中心高速拉床“趴窝”
生产交付告急
他们连续3日昼夜奋战
反复推算、排查解决问题
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有我在这里,设备照常转”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它们”的主人是动能中心热力工区维修工
一年四季
上天入地、飞檐走壁
爬的了烟囱、钻的了锅炉
铁打的硬汉
用忙碌的双手
时刻保障着
公司生产的供暖供汽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这双手属于叶片中心的叶片光饰工史丹青
从业13年,每天戴着2层手套
浸泡在冷水和磨料中
平均每月光饰近万件叶片
手指肿胀、关节指甲严重变形
不曾放弃的背后
是对这份工作深沉的爱...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它们”属于工具中心的工具钳工
其中一个布满伤口的大拇指来自钳工王林
每月加班近小时
每月制造修理工装25套以上
三尺钳台,一趴就是30年
近万套工装从他手里悄然成型
人称“王三多”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这双手属于机械中心转子机匣工区苗永厚
57岁、40年工龄
从青葱少年到鬓发半白
车铣刨磨镗样样精通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
他为自己所热爱的岗位
倾尽全力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这双手属于精铸中心的赵亚周
手指变形难以复原
年以来一直从事发动机叶片抛光精修工作
经过这双手精修出来的叶片个个精品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它们”的主人是钣焊中心的车工
最为苍老的手属于凌志国的
年出生
年入职,带徒20多名
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徒弟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长江后浪推前浪,徒弟成才我骄傲”
在西航,“老凌们”关于传授的故事仍在继续...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这双手的主人是叶片中心的董永勃
30岁出头,笑起来很阳光
你很难把这双饱经沧桑的手跟他联系在一起
老茧、变形和洗不净的灰黑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航空发动机叶片做“美容保养”
岗位平凡,但他用心用情用力
这是他对事业热爱的最好表达...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它们”的主人是大修中心4A工段的化洗工
一年四季戴着胶皮手套
用强酸、强碱等化学“洗剂”
为大修发动机零部件做“SPA”
夏天摘下手套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被漂白过的”那种白
“有人冲锋上前,就得有人负责垫后,
我们要做最好的美容师”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这双手属于钣焊中心的穆向宏
摘掉手套后的双手布满裂口
他说这很正常
没有钳工的手是白嫩的
30年来这双勤劳的手
虽然一直干着最不起眼的零件
但他说很幸福
因为零件再小
对于发动机来说也必不可少...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这双手的主人是机械中心的刘立
每天“风里来油里去”
在褪色的手套下
藏着因长期使用煤油而溃烂脱落的指甲
“不疼是假的,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
“十几年来就想干好一件事,
保质保量保交付,绝不让下道工序来等我”
戳戳图片
查看“它们”
“比心”的主人是质量科技部的计量员
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说走就走
风雨无阻、寒来暑往
奔赴在各大“战场”
确保量值传递准确
为质量严把关、为生产强助力
平凡的是岗位,不平凡的是职责
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双手
在奋斗、在创造
创造精品、创造幸福
他们在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倾尽全力
每一双手都值得被我们感谢
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
每一份劳动成果都值得被珍惜
5月1日
是属于每个劳动者的节日
感谢每一位劳动的“你”
谢谢你们用双手创造价值、刻画未来
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致敬你们的奋斗和坚持!
你们辛苦了!
素材:于述建、韩静
视频:袁兴、赵野、王鑫瑶
编辑:韩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