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兵红肿流脓的嘴巴
疼得说不出话来
小兵的父母满脸愁容
十分揪心
误把疏通剂当糖吃下情急下用水冲洗加重灼伤
医院,4岁11个月的男童小兵(化名),嘴巴红肿溃疡,止不住地流口水,无法说话,眼中噙着泪。所幸,医院救治,目前病情稳定,只是嘴巴严重溃疡,至少3周内无法正常进食。
小兵的父亲陶先生说,18日中午,小兵和6岁的姐姐在南安水头的家中玩耍。前两天,小兵奶奶买了一件快递,是马桶疏通器,没想到快递附赠了一包管道疏通剂。快递寄来后,就被放在门后。
中午,姐姐无意间拆开快递,看到那包疏通剂觉得好奇,就用圆珠笔扎破外包装袋,随后放在厨房灶台上。小兵跑到厨房,看到包装里面装着白色固体颗粒,就抓起一把吃进嘴里。只是没想到,这种固体颗粒含氢氧化钠,有强碱性,具有强腐蚀性,接触到口腔唾液产生化学反应,小兵瞬间感到刺痛,哭喊起来。
“当时老人家看包装上写着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陶先生说,在一旁忙着做饭的奶奶发现后,慌乱之下,抱起小兵到水槽下,用清水给小兵冲洗口腔并催吐,殊不知,这造成了更严重的灼伤。
此时,在距离家2公里外的工厂打工的陶先生接到电话后,立即开车回家,奶奶还在尝试给小兵患处冲水,陶先生看到小兵嘴巴一片焦黑,嘴唇肿得像香肠,还在流血,意识到这种处理方法不当,必须马上送医。
12点半,小医院,但因病情严重,在1点15医院。
嘴巴溃烂只能插管进食易误食物品不要随意放置
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邹素娟介绍,医院急诊科后,转送到消化内科做进一步抢救治疗。送医第二天,小兵接受胃镜检查,确认没有伤及胃部,但是口腔严重溃疡,红肿化脓,已经不能开合,只能保持张开一个横指的大小,发不出声音,更别提喝水进食了,食道浅表有灼伤。
目前,小兵病情稳定,医生给小兵做口腔护理、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避免后期出现口腔疤痕而影响口腔张合功能。小兵不能正常进食,也先插鼻胃管进牛奶等流食。小兵至少还需要住院观察一周。
“当时孩子的吐出物都把奶奶的手臂灼伤了几处,可见有多危险。”陶先生说道。
邹医生表示,科室救治过多例误服强酸、强碱烧伤、误吞纽扣电池烧伤等病例,像误服洁厕剂、消毒剂、磁力球、硬币等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用嘴巴探索世界,常常一瞬间就把能拿到手的东西放进嘴里。家中的清洁剂、药物等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药物不能和饮料或零食放在一起,最好放在固定的药箱里,并且锁起来,家中的灭蟑药、灭鼠药等有毒的药物更要放好,不让孩子有机会接触。
提醒
误服强酸强碱应喝牛奶或鸡蛋清
邹医生表示,家长在看护幼儿时,一定要让孩子远离危险物品,大孩子应给予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而当误服发生时,有些家长由于缺少常识处置不当,反而导致情况更加严重。
强酸强碱会灼伤消化道,诱发消化道感染,如果情况严重,还可能会出现穿孔,有生命危险。即使度过了危险期,之后也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比如食道疤痕增生,导致食道狭窄,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等状况,整个消化道的功能也会下降,这样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会伴随终生。
如果遇到孩子误服强酸、强碱等有腐蚀性的液体时,切忌不要给孩子催吐,不要给患处冲水,家长应用干布或纸巾擦拭掉误服物品,并给孩子喝大量的牛奶或鸡蛋清,保护消化道黏膜,减少酸碱的腐蚀及吸收。
误服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时,例如降压药、镇静药,在家长发现时要及时催吐,比如刺激孩子咽部,呕吐排出药物,医院。当孩子出现抽搐、昏迷时不要催吐,以免发生窒息。
在做好以上紧急处理方式后,一医院救治。
作者:许奕梅、何毓慧文/图
来源:泉州网
*1.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转载请注明出处:泉州医声
3.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