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尿里出现酮体怎么办救治酮症酸中

生活像一面镜子,

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

请记得,

让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

而是你的微笑。

1为什么会出现酮体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当各种原因引起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增加时,肝脏产生酮体的速度就会超过组织利用的速度,血中酮体增加,称为酮血症过多的酮体从尿中排出,称为酮尿,此时小便中会出现酮体。

糖尿病人尿中出现酮体可见于多种情况:

(1)胰岛素严重不足,血糖急剧升高时出现酮血症,严重时出现酮症酸中毒应该使用胰岛素挽救生命。

(2)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使脂肪代谢氧化不完全,会出现血糖已降而尿酮体阳性的现象。

(3)饥饿:当禁食或者食物投入不足时,体内脂肪分解增加,酮体产生增多,称为饥饿性酮症。

(4)妊娠:如果合并妊娠,可因妊娠反应、剧烈呕吐等致消化吸收障碍出现酮症。

(5)剧烈运动和应激状态时,也可以引起尿酮体阳性。因此,当糖友出现酮症时要先判断是何种因素导致,再进行适当的治疗。

2补液是关键

补液能纠正失水,恢复血容量和肾灌注,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清除酮体。治疗中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第1小时输入生理盐水,速度为15-20ml·kg-1·h-1(一般成人1.0-1.5L)。随后补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程度、电解质水平、尿量等。要在第1个24h内补足预估的液体丢失量。

DKA患者血糖≤13.9mmol/L时,须补充5%葡萄糖并继续胰岛素治疗,直至血清酮体、血糖均得到控制。

3纠正电解质紊乱

在开始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若患者的尿量正常,血钾低于5.2mmol/L即应静脉补钾,一般在每升输入溶液中加氯化钾1.5~3.0g,以保证血钾在正常水平。治疗前已有低钾血症,尿量≥40ml/h时,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同时必须补钾。严重低钾血症可危及生命,若发现血钾3.3mmol/L,应优先进行补钾治疗,当血钾升至3.5mmol/L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以免发生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

4小剂量胰岛素

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方案已得到广泛认可,指南推荐采用连续胰岛素静脉输注0.1U·kg-1·h-1,但对于重症患者,可采用首剂静脉注射胰岛素0.1U/kg,随后以0.1U·kg-1·h-1速度持续输注。若第1小时内血糖下降不足10%,或有条件监测血清酮体时,血清酮体下降速度0.5mmol·L-1·h-1,且脱水已基本纠正,则增加胰岛素剂量。

当DKA患者血糖降至13.9mmoL/L时,应减少胰岛素输入量至0.05~0.10U·kg-1·h-1,并开始给予5%葡萄糖液,此后需要根据血糖来调整胰岛素给药速度和葡萄糖浓度,并需持续进行胰岛素输注直至DKA缓解。缓解标准参考如下:血糖11.1mmol/L,血清酮体0.3mmol/L,血清HCO3≥15mmol/L,血pH值7.3,阴离子间隙≤12mmol/L。不可完全依靠监测尿酮值来确定DKA的缓解,因尿酮在DKA缓解时仍可持续存在。

如果你有血糖问题,可加笔者(田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cfa/79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