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持
高峰
医学博士,副教授,首都医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医师,病区组长,业务骨干。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介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主要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擅长颅内外脑血管支架成形术、脑梗死急性期动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独立完成颅内外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手术余台。执笔《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在国内外发表多篇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成形术及急性期治疗的相关论文;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颅内外脑动脉支架成形术研究”,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奖;参与其他多项关于颅内外支架成形术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卒中课题研究工作。张桂莲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安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及神经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全国委员,医院介入神经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神经病学分会常委,西安神经病学分会常委,陕西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兼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美国SCI杂志审稿人,国内多家杂志编委。系陕西省及西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陕西省第一批神经介入专家库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待人友善、真诚,职业责任心强,善于思考钻研,及时掌握国内外专业进展动态并及时知识更新,业务能力深受同行及患者好评。娴熟各种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头痛、失眠、脑梗死、脑出血、痴呆、脑膜炎、脊髓炎、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癫痫、神经痛等)引发的头痛、失眠、肢体麻木、无力的诊治,擅长急性脑血管闭塞的溶栓/取栓、慢性头颈部血管狭窄/闭塞的支架手术,年被中国西部卒中介入组委会授予“中国西部优秀介入医师”;诊断并于国外知名SCI期刊报道了国内首例碘源性涎腺炎,诊断了本院首例抗NMDAR脑炎。国内领先将BPAS-MRI检查应用于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病因鉴别诊断中。对卟啉病、费舍综合征、POEMS等神经损害罕见病、疑难病有一定造诣。以临床问题为科研导向,以脑血管病基础及介入干预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国际知名杂志SCI论文6篇。
特邀嘉宾
汪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会青年医师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从事神经外科20年,专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和外科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厅级课题多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次。杨鹏飞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国家公派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后,现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助理,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心脑疾病介入治疗产业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卒中学会青年委员兼院前急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秘书,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浦江计划和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和人才。担任《NEJM》《WorldNeurosurgery》《EuropeanRadiology》和《Autoimmunity》等SCI杂志审稿人。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于《Stroke》和《Rad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1篇,执笔撰写《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及《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共7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和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第八)。
乔宏宇医学博士,医院神经内科。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第一届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九届委员会介入学组成员。
「中国神经介入互联网直播大会」手机用户云端入口:
6.19-6.21
电脑用户云端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