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定义:
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5.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显现象。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顺序,以避免干扰离子的干扰。
(1)Na+: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黄色。
(2)K+: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5)SO42-检验:①加稀盐酸,无变化②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42-==BaSO4↓
(6)Cl-检验:①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Ag++Cl-==AgCl↓
(8)CO32-检验:①加入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O32-+2H+==H2O+CO2↑Ca2++2OH-+CO2==CaCO3↓+H2O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微溶物有四种;强碱都易溶,Ca(OH)2是微溶。
(1)四种微溶物是指Ag2SO4、CaSO4、MgCO3、Ca(OH)2。
(2)AgCl、AgBr、AgI、BaSO4及微溶的CaSO4、Ag2SO4都难溶于稀强酸。
其它知识
1、固体颜色:淡黄色固体:Na2O2,S
2、颜色反应:Na元素:黄色;K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沉淀颜色:Mg(OH)2白色;Fe(OH)2白色;Fe(OH)3红褐色;Cu(OH)2蓝色
4、离子溶液颜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
5、气体颜色:NO2红棕色;Cl2黄绿色
6、Al、Fe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发生钝化。
7、漂白性物质:SO2(化合漂白,暂时性);
新制氯水、Ca(ClO)2、HClO、O3(氧化漂白,永久性)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OH-与NH4+、Al3+、Fe2+、Fe3+、Cu2+、Mg2+、Ca2+;
H+与CO32-、HCO3-、SO32-、SiO32-、ClO-
Ag+与Cl-;Ba2+与SO42-、CO32-;Ca2+与SO42-CO32-、CO32-
睿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