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必备丨高中化学不同类型习题解题技巧汇

长按   )

A.Cl2B.CO  C.CO2D.N2

方法:找对气体来源,分析好气体去路。通过剖析来龙去脉求解。

捷径:A.Cl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Cl2全部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B.CO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不能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发生反应:2Cu+O22CuO,CuO+COCu+CO2最后得到的尾气是CO2,故C选项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C.CO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CO2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D.N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没有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吸收,最后得到尾气N2,所以D选项也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故本题答案为CD。

总结:本题的难点是对题意的理解。有学生误认为选项中的某种气体混入氧气后,再按题意依次反应后的尾气仍然是原选项中的气体。这是对题意的片面理解。正确的理解是,尾气可以是原选项,也可以是其他选项。对于这种设问尽管比较少见。但只要认真阅读,题中的设问是可以理解明白的。

策略7氮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7、氮族元素,作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主要内容有氮族概念的分析与判断、氮的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硝酸及硝酸的性质分析与计算、磷及磷的化合物的分析与应用等。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方程式的合并分析、工业生产中的用量比较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经典题:

例题1: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3%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是氧化剂②NH4NO2是还原剂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③④⑤

方法:根据方程式,对照叙述,从化合价、反应类型等方面综合分析。

捷径:NH4NO2==N2+2H2O这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NO2—被NH4+还原生成N2,显然都是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以此得答案为D。

总结:同一元素,如果一种显正价的微粒,另一种显负价的微粒,若它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往往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如2H2S+SO2==3S+2H2O,NaH+H2O==NaOH+H2等。

例题2: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B.NO  C.N2O  D.N2

方法:据题可知,2mol金属失去的电子给了1molHNO3。可采取讨论试算的方法确定选项。

捷径:令金属为+1价,失2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3价。

令金属为+2价,失4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1价。令金属为+3价,失6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1价。选项只有C符合。

总结:金属与HNO3反应后的价态,是该题求解的关键。部分考生因难以确定金属的价态,而造成无法获得结果。

策略8氧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8、氧族元素包括了初中化学中氧气、水,高中化学中的臭氧、过氧化氢,硫及硫的化合物等。内容多,知识广,且有时还可能扩展到硒、碲、钋等元素。因此对其解题方法的掌握尤其重要。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由于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不同,故在解题时,还必须注意,反应进行时浓度变化引起的反应变化。

经典题:

例题1:向50mL18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D.大于0.90mol

方法:根据方程式,将参加反应的硫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氧化作用,一部分为酸性作用,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但又要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越来越稀,稀硫酸不能与铜片反应,以此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值。

捷径:浓H2SO4与足量的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CuSO4+SO2↑+2H2O,从方程式看,被还原的H2SO4应为所给H2SO40.90mol的一半,即0.45mol(中间值),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越来越稀,反应停止,故不可能等于0.45mol,一定小于0.45mol。故答案为A。

总结:该题存在着一个隐含信息,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自行停止。在解题时必须特别注意此类隐含信息。

例题2: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方法:质量假想法。

捷径:假设原98%硫酸的质量为g,则98%浓H2SO4中有纯H2SOg,水2g。

则H2SO4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可判断A正确,BC错误。D

项是A项略作变形,

以此得答案为AD。

总结:将化合物或混合物按其组成进行拆分,在无机及有机试题中均有出现。

PS:

应一位同学的请求,给同学们退一下化学版的青花瓷,小伙伴们有什么有意思的创意和分享,也可以直接跟化学姐说,化学姐内心是想为大家奉献精彩的内容,所以同学们有要求尽管提出来吧!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cfa/66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