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ldquo糖rdquo能致命

近日,一则消息让小编揪心不已。

图片来源微博

原来,孩子好奇,把厕所里的强碱颗粒当“糖”吃了,对孩子来说,这东西太像糖了。

惊心!一次急诊抢救经历

为所有妈妈敲响警钟

图片来源:河南福音省医

误食强碱颗粒的孩子叫点点(化名),点点的嘴唇、口腔,明显发黑、肿胀、溃烂化脓,已经不能开合,只能保持张开一个横指的大小,发不出声音,更别提喝水进食了。

一种叫“氢氧化钠”的强碱剂,沿着他的口腔、食管腐蚀,造成Ⅲ度灼伤!

他的胸部、腹部,皮肤也被强碱水烧烂了,露着肉。慌乱之中,还吸进去了一些强碱剂,造成他呼吸困难,吸气时受阻,导致重症肺炎。

点点只有一岁4个月,正是生命最娇嫩的时期。点点误食的“氢氧化钠”是强碱类化学物,能溶解蛋白及胶原组织,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皂化时产生的热量,可使深层组织坏死。

事发后,点点被迅速转入省医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先进行生命支持、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在PICU治疗3天后,点点病情逐渐稳定,转入小儿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次误食,让点点的口腔、食道受损严重,无法做胃镜检查,医生只能通过CT,来评估点点的病情。

图片来源:河南福音省医

经评估,点点的食道在烧灼下已经闭锁。但不幸中的万幸是,他的食道没有穿孔,也没形成纵膈气肿和气管食管瘘。

当务之急,是给点点进行胃造瘘,解决进食问题——点点没法通过胃管给食,全靠静脉营养维系生命。行胃造瘘,可以直接把食物输送到胃里,比静脉营养效果更好,且成本更低。

手术需要麻醉和气管插管,危险重重,好在胃造瘘十分成功,手术后,点点已经开始通过胃瘘补充生理盐水和牛奶,恢复良好。

图片来源:河南福音省医

目前,点点仍需要继续治疗观察,待瘢痕形成期过后,通过胃镜检查食道受损情况,并确定下一步的外科治疗。

痛心

孩子误食强碱屡见不鲜

痛定思痛,点点的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11月25日上午,家人一个不注意,点点拿起卫生间的管道疏通剂(固体颗粒,含氢氧化钠),打开瓶盖吃进嘴里。

强烈的刺痛下,点点大声哭喊,发现误食的家长用清水给点点冲洗口腔并催吐,结果造成更严重的灼伤。吐出物又烧伤了点点的胸腹和家长的脚背。

因为错误急救措施,使点点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为此,家长懊悔不已。

强碱的外观酷似糖,具有强腐蚀性,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一旦被孩子误食,是能够致命的。

这是固态的强碱

虽然强碱多用于工业,在家中难以接触到,但也有一些洁厕精、洗洁精、洗衣粉、管道疏通剂等物品中含有强碱。另外,除了强碱,孩子误吞纽扣电池、磁力球、硬币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家长在看护幼儿时,一定要时刻注意,让孩子远离危险品。大孩子应给予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误服强酸强碱

后果不堪设想

强碱类化学物灼伤后局部肿胀明显,丧失液量多,成人烧伤总面积超过20%、儿童超过10%时,要注意补液,谨防发生休克。

误服强酸(盐酸、硫酸和硝酸等)或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氢氧化铵等),均可导致口腔,咽部,食管及胃烧灼痛,腹部绞痛,流涎;口咽处可见糜烂创面,食管灼伤;重症有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休克,食管及胃穿孔;后期可致消化道狭窄。

食入固体强碱时,口腔可无明显损伤,如误用清水冲洗,可因吞服量增加使口腔、食管与胃腐蚀加重。

发现孩子误食强酸强碱

一定牢记这5点

1、首先要查明误服强酸还是强碱。

2、强酸可口服3%-4%的氢氧化铝凝胶60毫升,或0.17%的氢氧化钙毫升。若一时找不到上述药物,可服生鸡蛋清或牛奶60毫升、或植物油毫升,以保护食管及胃黏膜。

3、禁止催吐、洗胃,禁服碳酸氢钠液,以防产气过多诱发消化道穿孔。

4、若误服的是强碱,应立即口服稀释的米醋或2%的醋酸,或柠檬汁(碳酸盐中毒时禁用)。随后也可口服生鸡蛋清,或者牛奶,或者植物油,用量同前,但是,切记,催吐及洗胃也属禁忌。

5、对孩子医院进行专业治疗,以防耽误病情和后续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cfa/65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