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已至,鱼虾保肝健肠迫在眉睫

撰稿

粤海生物朱阳阳

很多养殖户时常抱怨,现在的肝肠问题是四季不断,高温季节更是频发。从放苗到出鱼,鱼类肝胆、肠道问题的愁绪似乎一直不断。高温季节温度骤升、投料增加,鱼虾在肝胆负荷加重之时,更易爆发疾病。高温已至,鱼虾保肝健肠迫在眉睫。

一、不同类型的肝脏病:

花肝:分为内部嵌有白色纹路的花肝和肝脏表面出现红白相间的花肝。前者主要是由于细菌性败血症或越冬鱼初春时肝功能紊乱解毒导致的;后者则主要是营养不均衡造成的肝表面颜色不均匀或是营养不良后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肝脏的充血或出血。

白肝/土黄肝:颜色变淡、发白,呈土黄色。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a)生理性缺氧导致肝脏颜色变淡;b)长时间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出现循环系统障碍导致的肝脏颜色变淡;c)当肝脏长期超负荷分泌胆汁,不能有足够的胆汁酸去乳化脂肪,形成脂肪肝而发白。

绿肝:肝组织局部变绿或整体变绿,一般是由于越冬或控料致使鱼类长期饥饿,出现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瘀滞在肝组织中出现绿肝;孢子虫营养体寄生肝内胆管以及硫酸铜中毒或其它环境因子的刺激也会导致鱼类的肝脏变绿。

豆腐肝:肝脏无弹性,呈易碎豆沙状。该症状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氯制剂等产品的长期大量使用后,解毒工作不到位所导致的;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持续超标等原因造成的。

而每一种症状,莫不令大家衣带渐宽,肝肠寸断。

那么从大的方面来看,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导致了肝脏问题的频发?

二、引起肝脏病变的原因

1.利益驱使,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

据年渔业统计年鉴报告,年全国养殖总面积同比下降3.84%,而养殖总产量却在同比上升1.73%,唯一的解释便是养殖密度的提高。过高的密度导致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亚硝酸盐致使的组织性缺氧导致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无法及时清除,进而引发肝胆疾病。

表1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

表2年全国水产养殖产量

2.肝脏作为外来毒素和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物的代谢场所,而药物长期的过量使用,导致肝胆负荷增大,解毒能力减弱,引发肝胆问题,同时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在鱼体内蓄积。

3.自然因素如温度的骤变,暴雨低压天等导致的肝脏、肠道应激性病变;

4.病原性因素如细菌、寄生虫的感染导致的肝脏、肠道病变等。

三、鱼虾保肝健肠产品组合

面对复杂多变的肝脏问题,粤海技术服务团队塘头实证过之后,推出助力肝脏健康,鱼虾成长的产品组合。

组合一:鱼虾肝胆舒+应激高稳C。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肝脏解毒酶的活性,增强肝脏解毒排毒功能,抗氧化,促生长。

应用案例1:珠海海鲈养殖前期的肝胆疾病,使用鱼虾肝胆舒+应激高稳C,均是按照1包药拌2包料的方案投喂,三天后,肝脏变化明显。

应用案例2:珠海斗门金湾李老板一塘鲈鱼,投喂量一直在20包左右,加不上料。稍微一加料,就会出现死鱼,使用该方案后,肝脏好转,吃料加快,投料最高加至29包。

组合二:五黄精华液+粤海金碘。保肝护胆,开胃消食,促进水产动物快速生长,消毒抗应激,增强免疫力,保证养殖对象健康成长。

应用案例:对虾高位池,肝胰腺偏黄红肿且模糊不清,使用粤海金碘+五黄精华液后,肝胰腺呈墨绿色且轮廓清晰。

组合三:粤海肝肠舒。调节脂肪酶代谢活性,降低鱼体和肝脏脂肪沉积,修复肠道黏膜、绒毛,重建肠道微生物屏障,实现保肝健肠强免疫,高温上料控死鱼。

应用案例:广东阳江沙角村张老板养殖两框(每框2万尾左右)4两多的过冬金鲳鱼,在温度升高,吃料增多的情况下,选择使用肝肠舒搭配常规料(1:4)预防肝胆、肠炎等疾病的发生,使用十天之后,随机捞取了几条鱼进行打样分析,发现肝脏较比之前的黄肝明显好转,并且肠壁厚实、肠黏膜褶皱密集,死鱼每天更是只有1—2尾左右,张老板十分满意,选择继续预防性投喂粤海肝肠舒。

养殖新概念,生态新体验,粤海肝肠舒,精准推荐组合:

对于池塘养殖品种,粤海肝肠舒搭配富鱼康,补菌稳水,强强联合,实现低温驯化开口早;保肝护肠死鱼少;活菌发酵吸收好;高温投喂不控料;鱼壮水好产量高。

编辑

Lisr

审核

Lichun、Xiezw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cfa/56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