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医院儿科肾病专科病房里,9岁的丹丹(化名)双腿浮肿接受透析治疗,她已是慢性肾衰竭。而在半年前,丹丹患上的仅是儿童肾病,只要规范治疗就能确保正常肾功能。病情的迅速恶化,就因为父母为她选择了中草药“偏方”治疗。
父母拒绝激素滥用中药“偏方”
4月24日,家住枝江的丹丹双眼、双下肢浮肿,同时伴有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及脑病,医院治疗。妈妈说,去年11月丹丹查出肾病,半年内他们带着孩子到处看病。
为何病情恶化如此之快?医院儿科肾病专科主任周建华教授追问,母亲才道出实情,去年丹丹诊断出肾病后,医生提出激素治疗方案,但父母觉得激素治疗副作用大,拒绝接受,开始四处求医。由于心情焦虑,在所谓医药广告“包治百病”的影响下,选择了中药“偏方”治疗,神奇的是,吃了15天中药,孩子的水肿就消失了,所以他们就坚持让孩子用药,直到病重入院。
八成儿童肾病可治愈
提起所谓的“偏方”,该科副主任医师仇丽茹教授痛心不已。“方子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丹丹吃了药迅速消肿,”仇丽茹教授强烈怀疑其中加入了利尿剂和某些能快速改善症状的西药成分,另外,丹丹体重骤增,这正是明显的大剂量使用激素的特征。但是,由于不确定药物带来的肾损伤,丹丹的肾脏功能衰竭持续一定时间后,永远不可能恢复了。
仇丽茹说,在我国,一千个孩子里,可能就有8个左右孩子得肾脏疾病。但儿童肾脏病只要早期发现,大部分都是可治可控的,特别是在肾功能正常时,正规系统的治疗后,80%是可能完全治愈的,就算治疗效果不佳,也不会这么快走到肾衰的地步。
“中草药无毒副作用”是误解
在同一个病区,11岁的随州男孩强强(化名)也有着类似的遭遇,7岁查出肾病时病情本得到了控制,但父母觉得治疗太慢,四处求偏方,让强强喝了4年的中药。今年5月19日,强强急诊入院,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靠血液透析治疗。
这两位患儿的父母都认为,中药比西药毒副作用小,可以长期喝。对此,医院药学部主任杜光教授指出,全社会必须消除“中草药乃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
他分析这两位患儿肾损害的原因认为,“偏方”中可能添加了抗菌、非甾体抗炎、激素、利尿剂等西药成分;也可能含有毒性的中药,如关木通、防己、马兜铃、厚朴、细辛等,这些都会带来肾脏损害。另外,杜光强调,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如药物不对症,也可能引起肾损伤。
中草药使用不当会伤肾
昨天,杜光讲解了几种临床最常见的伤肾中草药,其中,不少是普通市民耳熟能详的药物。
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首当其冲,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这种肾病被统称为“马兜铃酸肾病”,最初多见于减肥女性。
杜光教授指出,许多江湖医生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有的是服用超量,有的是蓄积中毒,还有的是药物炮制、煎煮不当没有去除毒性。因此,中草药必须在正规医师指导下服用。(肖娟田娟蔡敏)中医提醒:板蓝根对孩子并不好!
孩子喝板蓝根警惕会中毒。伤风是孩童最简单患的疾病,一些家长为了防患于未然,常常给孩子喝各种中草药等,其间,给孩子服用板蓝根是许多家长的首选。中医指出,依托常常服用板蓝根防止疾病并不科学,它可能会形成人体免疫功用的降低,尤其是关于孩童说,常服板蓝,有时候不只起不到防止疾病的效果,乃至会对孩子的消化体系和造血体系形成损伤。
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凉血等成效,它富含多种氨基酸、靛青等,对多种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流脑、肺炎、肝炎等,都有着较好的防止与医治效果。
虽然板蓝根对一些常见病有防止效果,但作为一种药品,过多运用,也有必定的毒副效果。在人体肝脏解毒才能降低时,仍长时刻、大剂量服用板蓝根的话,会形成积蓄中毒,损伤人的消化体系与造血体系,简单形成上呼吸道出血、白细胞削减等,这样的病症在孩童中尤为常见。这是由于,孩童的各种器官没有发育彻底,肝脏功用尚不完善,体内排泄的解毒酶缺乏。一起白细胞削减,抵抗力降低,又使孩子伤风时刻延伸,总是难以见好。
此外,板蓝根归于性寒之药,关于防止、医治实热之症有较好效果,可是关于那些脾胃虚寒的孩童来说,常常服用板蓝根,会致使他们呈现口淡、疲惫等表现,形成体质降低,不只起不到防病的意图,反而会致病。
来源:华夏医学
传承千年华夏文化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