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一屁股坐进滚烫的开水盆千万别让

  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家长们最需要当心孩子安全的一段时间,因为每年的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面对意外,孩子当然手足无措,家长也会乱作一团,生怕孩子有危险,往往在慌乱中盲目处理,结果错上加错。如何科学施救?今天,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医生结合临床案例,给大家谈谈意外险情及救治方法。

烫伤易发生处理程序很有讲究案例

  2岁多的小娜娜是个很乖巧的小女孩,一天,妈妈准备给娜娜洗澡时,刚把热水倒在洗澡盆里,还来不及转身去兑凉水,娜娜就一屁股坐进了只有热水的洗澡盆,结果,娜娜臀部及会阴部皮肤烫伤,烫伤处水泡明显,部分皮肤剥脱。

看了这情况,妈妈惊呆了,医院跑。还有2岁的图图,奶奶刚倒好开水放在桌上,就在放热水瓶的瞬间,图图一把抓下了开水杯,滚烫的开水顺着脸、颈流了下来,导致图图左侧颈面部、胸壁、上臂烫伤。

注意   如果孩子遭遇烫伤,家长应快速带孩子脱离热源,立刻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处。烫伤部位冷却后用剪刀沿烫伤部位周围剪开衣裤,轻轻脱去衣裤,不要发现烫伤就给脱衣服,以免把皮肤撕脱。然后用清洁的纱布或清洁的床单遮盖创面,不要挑破伤处的水泡,不要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简单处理后,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如果是大面积或重度烫伤,在迅速脱离热源后,用清洁医院救治。

气管异物处理有技巧

  儿童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还喜欢用嘴尝,因此误服而导致窒息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误吞黄豆、花生米、腰果、硬币、玩具零件、纽扣等导致窒息的意外事件可谓是五花八门。与此同时,由于蒙被、捂热而造成窒息的意外伤害,也是窒息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遇到这类意外,家长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应急处理。

  拍背法

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咳出异物,也可将小儿倒提拉背。

  催吐法

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迫挤胃部法

救护者抱住小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3-5次用力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

高处跌落先观察视情况做处理

  6岁的鹏鹏趁休息叫上一帮小伙伴到家里玩,在和小伙伴追逐玩耍时不慎摔倒,前额碰到了凳角,结果导致前额出现一道深达颅骨的长长裂口,出血不止。5岁的杭杭,在自家沙发上玩蹦跳时不慎摔落,左手臂磕到桌角,致左手孟氏骨折。

  如果遇到孩子从高处跌落的状况,家长一开始得先看跌倒的部位有没有明显的外伤,是否有红肿或瘀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局部青紫肿胀,可先冰袋冷敷后,再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千万不能用针放血。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对面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应医院,家长要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或是呕吐的情形发生,当发现此类症状,家长切勿随意移动孩子或触摸孩子受伤处。

中毒或误食有毒物品药物处理时需谨慎

  还有一种意外也可能发生,就是孩子误食有毒的东西或药物,遇到这种状况,家长要保持冷静,视情况按下列处理方法施救。

  催吐,催吐的目的在于尽量排出误入胃内的毒物,减少其吸收。可先给其大量的清水饮下,然后刺激咽部使其吐出来。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超过三四个小时,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

  已经昏迷的患儿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的幼儿不能进行催吐,以防发生窒息。

  如果误服强碱物质,应立即让其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误服强酸,应让其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

  还需要注意的是,医院急救时,应将孩子误服的物品或药瓶带上,以使医生及时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作者:通讯员戚小芬朱超波记者沈雯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cfa/17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