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2岁女童小云(化名)
误把清洁剂当奶粉
仅仅吃下一点
口唇立即被灼伤
家人给她灌水
忙乱中清洁剂撒在身上
又灼伤了多处皮肤
小云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抢救
至今还在住院
孩子口唇严重灼伤
据了解
儿童意外中毒的事故
平均每年导致全球4.5万多名儿童死亡
家长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误把清洁剂当奶粉吃了
据小云爸爸说,小家伙吃的洗衣机槽清洁剂,是用来清洁洗衣机内胆的,家人以为它和洗衣粉差不多,随手放在矮橱里。
8月24日,小云看到这个颜色鲜艳的袋子,以为是奶粉。她抓起袋子含在嘴里,很快啃破了。感觉味道不对,但想吐已来不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奶奶发现后,立即手抠、拍背,想给小云催吐,但清洁剂一到嘴里,很快就溶化了。小云一个劲地哭闹、流口水。
家长急了,又抓起毛巾,擦拭小云嘴角、身上的白色粉末,随后,又倒了一大杯温水,给小云漱口,喂她喝下30毫升食用油。但仅过了1分钟,小云就口唇青紫,三四分钟后,她的口唇红肿糜烂,嘴里开始出血。家人慌了神,紧急把她送到省妇幼保健院。
医院时,距离小云吃下清洁剂已过去3小时。医生发现,女童已中毒,下唇红肿糜烂,口腔黏膜和舌头多处灼伤,不停地流口水,双侧太阳穴、肘窝、膝后、臀部、肛周的皮肤也多处破损。
“不好,是强碱!”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一看到“奶粉”,大呼不妙。小云已造成消化道黏膜、皮肤灼伤,对症治疗多日,才好转。
强酸强碱中毒不能催吐
“不能随意催吐!”王主任表示,奶奶给小云灌水时,清洁剂撒落身上,皮肤才多处灼伤。强碱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催吐、洗胃可能加重食道和胃粘膜损伤、出血、穿孔等。如果孩子已昏迷,或误服汽油、煤油,也不能催吐,以防窒息发生。
他指出,常见的强碱是生石灰、清洁剂等,一旦溅洒在身上,皮肤粘膜可能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眼睛可能怕光、流泪、视力模糊、异物感,严重者可失明。患儿应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医院;
误服强碱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口腔、咽喉、食道和胃可能灼伤,甚至穿孔、脱水、休克,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应立即喝鸡蛋清、牛奶、豆浆、浓米汤、植物油ml左右,既可中和毒物,又能保护消化道黏膜等。如果病人昏迷、意识不清、呼吸放慢等,可能是毒物导致呼吸抑制,要马上做心肺复苏。
儿童意外中毒多发
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国家中毒防控中心,每年大约会接到超过万个关于潜在有毒物质中毒的举报电话,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家里,80%的中毒者是家里1-4岁的幼儿。
如何预防家中幼儿中毒事件发生?
??1、给所有橱柜安装儿童安全锁,以防孩子打开橱柜误食有毒物质
??2、将洗涤剂、药品、化工产品(比如农药、污水处理剂)等含有潜在有毒物质的日常用品,放在孩子看不到也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是锁起来,不要小看孩子的好奇心和攀爬能力。
??3、将潜在的有毒物质放在它们原本的容器中,不要转移到其它食品的容器里,如牛奶壶、咖啡罐或是饮料瓶里,防止孩子误食。
??4、将食物和潜在有毒物质分开存放,最好储存在不同的橱柜中。孩子可能区分不出来食物和有毒物质的区别,因为这些盒子长的很像。
??5、潜在有毒物质使用完后,立即放回其原来的包装中,在使用过程中,保证孩子在你的视线里。
??6、不要混合这些潜在有毒物质,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7、确保药品装在防止儿童开启的药瓶中,维生素和补品也要放在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
??8、部分观赏植物是有毒的,保证其远离儿童。
??9、让孩子远离刚喷洒过杀虫剂或是刚施过肥的苗圃。
来源:海峡都市报都市快报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