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扶苏一到夏天,人们总能够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某人因误食有毒菌类导致中毒住院,患者出现短期幻觉。甚至有人编起了顺口溜: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
作为饮食大国,我们对于人们追求“山珍海味”的做法并没有存在太多的不理解。从而思考,为何总有人误食蘑菇,难道它们那么难以分辨吗?
每年都有人误食野生菌类,出现昏迷呕吐甚至死亡
实际上,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拥有十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其中就包括各种各样的蘑菇。研究人员曾经了解到,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误食野生菌类而出现昏迷、呕吐的情况,严重的还因此死亡。
虽然我们很早就已经了解到,越美丽的蘑菇毒性越大,但是还是没能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因为有些蘑菇不仅善于伪装,还有高超的技术,能够“复制”其他生物的毒素。
科学家们观察到,作为寄生生物,蘑菇拥有顽强的生存能力,产生毒素不仅能够减少自身被食用的风险,还可以更好地为后代争取时间,从而完成种族的繁衍。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世界上最毒的三种蘑菇虽然其貌不扬,也没有什么亲缘关系,但是都能够产生同一种致命毒素——鹅膏毒肽。
部分蘑菇掌握基因水平转移术,有了鹅膏毒肽毒素
据悉,这三种蘑菇分别是在鹅膏属、盔孢伞属和环柄菇属中的成员。而鹅膏毒肽本身并不是它们能够制造出来的,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这些蘑菇掌握了基因水平转移术,才顺利实现了“移花接木”。
研究人员分析,最初的鹅膏毒肽属于某种原始蘑菇,它们在大自然中占据绝对的生存优势。在与鹅膏属等类别的蘑菇接触过程中,才被后者顺利偷师,不仅失去了独有的毒素,生存空间也被不断侵占,最终走向灭亡。
与人们理解的垂直基因转移不同,蘑菇的基因转移仍然保持着菌类的特点。这在很多细菌的生存和发展中也能够看到,即便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它们也能够通过寄生以及“捡漏”的方式获取对方的基因,从而化为己用。
这听起来虽然有些卑鄙,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几种剧毒蘑菇就是凭借这种“山寨”手法,顺利跳过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摇身一变成为整个蘑菇家族中的“佼佼者”,人类都会望而却步。
人类的基因中也有一部分,来自基因水平转移的作用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人类的基因中也有一部分来自基因水平转移的作用,而我们却无法了解祖先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式的。加上,人类并没有从其他动物身上“山寨”某些超级功能,所以很难进行类比。
不过人们也注意到,蘑菇这样做还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毕竟作为一种寄生植物,它们在大自然中能够争取到一席之地也十分不易。
当然,虽然目前人们误食的蘑菇都是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致幻的作用,可还是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有一部分菌类食用起来味道鲜美,人们同样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因此,专家提醒人们,在使用菌菇时,要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对于不知名的品种,也不要轻易尝试。尤其是在夏季,菌菇生长速度较快,种类较多,人们更应该谨慎食用,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要仔细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