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一个好奇举动,很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不久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才就1名女童误吞纽扣电池身亡展开死因聆讯。早在年就有报道称,4岁的阳光海岸女童斯蒂尔误吞了1枚2厘米大的纽扣电池并在两周后宣告不治。
儿童安全专家指出,因为医院接受治疗的昆州儿童越来越多。昆州儿童安全组织称,该州每年有约名儿童因为接触到了纽扣电池而接受治疗,因此推出了宣传活动,以提醒家长这种产品的危险性。
家住卡布尔彻的加拉赫大力支持这项安全教育活动,因为她5岁的女儿拉蒂莎今年10月就因为误吞了纽扣电池而差点没命。
加拉赫在回忆当时的经过时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紧张,太恐怖了,因为身体很快就会遭到损伤。”
在这宗意外中,虽然加拉赫反应及时,但拉蒂莎的食道还是被烧穿了个洞。
拉蒂莎的主治医生加托-史密斯称,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采用纽扣电池,所以儿童误吞纽扣电池而求医的个案也相应上升。
儿童误吞之后,锂电池会依附在食管上,毒物泄漏后灼伤食道导致食道穿孔。如果停留时间长,毒物还会下行到肺部,造成进一步伤害。
毒物侵袭后,儿童最初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不易引起家长重视,导致电池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加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美国毒物研究中心的托比·利特维茨博士称,从到年,此类误吞导致伤亡的事件比上个五年增加了4倍多;可是却有66%的美国父母表示从未听说过或未意识到这些小电池对孩子的威胁。
孩子身边的危险品
1.药
年11月,深圳一名2岁男孩和一名3岁女孩玩耍时,误食了邻居家过期的降高血压药,医院抢救,仍导致一死一伤的悲剧。
年11月,一名两岁半女童因为误服降压药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而后,医院出动两名医生紧急抢救,但无奈的是回天乏力。
年6月,佛山顺德区一位3岁女童,因误服晕车药致药物中毒,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2.玩具
年,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表示,一名幼童因误吞玩具中的磁珠死亡,另外4名儿童因被磁珠穿肠及堵塞肺部而须动手术。
年8月,因为误吞了塑料玩具,泉州一7岁男童呼吸道受堵而窒息,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螺丝钉
年5月,江苏1岁多男婴误吞了一枚螺丝钉,卡在喉咙里导致其窒息而亡。
4.硬币
年5月,浙江母亲看到3岁的儿子在玩一枚5角钱的硬币,还时不时放进嘴里含着,因习以为常,也就没当回事。然而,孩子随后吞下了这枚硬币并因窒息而亡。
5.其他
年12月,美国一名1岁男童拿下了爸爸用于电子烟的液体尼古丁,并将其吞入口中,在液体泄漏后,这名男童不幸夭折。
如何家中急救
据专家介绍,小孩子被异物卡住呼吸道非常危险,平时要注意防范。呼吸道被完全堵住,短时间内心跳就会停止,针对这种状况,抢救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患儿很少能够得到入院急救的机会,所以第一时间就地立即采取措施,才有望挽救生命。
1、在看不到咽喉中异物,或无法借助钳、镊等器械取出异物时,可用手指压迫舌根,进入咽部探索,或许能将其抠出或推入食道。起码能刺激咳嗽或呕吐,只要能使异物离开声门,也能缓解窒息。
2、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异物,比较不容易排出,可托住患儿两肩胛间,让患儿头朝下倒悬,用手用力自上往下方向拍打背部,促使异物排出。
3、倘若异物还是不能排出,患儿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或许能使其复苏。
孩子身边还有哪些危险物?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您一一盘点:
1.牙签、缝衣针等尖锐物
牙签、别针、缝衣针等尖锐物品一旦被误吞,会刺伤宝宝的食道或肠壁,甚至伤及内脏器官,引发严重的胸腔或腹腔感染。尽量不要用牙签给宝宝喂水果。
2.装饰物
尽量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装饰物,如小装饰扣、装饰带等。
3.硬壳果、圆物
花生米、黄豆、瓜子、枣子、爆玉米花等硬圆、带壳的食物或带刺的鱼肉等,尽量避免给幼儿吃。
4.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很容易折断和摔碎,不但碎玻璃可能扎伤宝宝,体温计里水银流出后,也可能发生汞中毒。如果水银不慎洒在地上,及时把水银清理出房间,并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宝宝误吞水银,要马上用清水漱口并催吐,避免剧烈运动,医院检查。
5.药品
凡是成人服用的药品或有毒的外用药、农药、老鼠药、灭蝇药等,都应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柜中、抽屉里加锁保管,以防孩子误服中毒。
6.塑料袋
塑料袋、垃圾袋等要收起来,防止孩子拿到后套在头上玩耍,导致窒息。
7.充电器、电源插座等
不用的充电器要拔掉收起来。使用电源插座保护盖,避免孩子玩插座触电。
8.太小的玩具
玩具不应该太小也不应该被容易拆卸成小零件,最好是整个玩具大于孩子的嘴巴;同时也要避免孩子玩耍塑料小球、硬币等,防止将之塞到鼻孔、耳朵孔内发生意外。
9.热水瓶、汤锅、热水袋等
热水瓶、汤锅等不要放在桌旁,过烫的用具和食物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在给孩子洗澡时,先倒冷水、后倒热水,防止孩子因为贪玩而急于跳到澡盆中烫伤。
10.浴缸、浴盆、水桶等
家里储水的地方也有导致孩子溺亡的风险。水桶、浴缸、浴盆里的水要及时排空,以免孩子不小心跌入溺水。
11.日常化学制剂(洁厕灵、84消毒液、洗衣粉等)
很多孩子因为玩耍时候不小心,让强酸、强碱之类的化学物品进入了眼中,又缺乏相关必要的自救知识和能力,即使第一时间送医,眼球也会遭到严重烧伤。
建议家长一定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孩子们不能轻易接触到的地方。
12.塑料硬质吸管
有的孩子边走边喝水,一不小心,塑料吸管戳伤眼睛、戳伤嘴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13.桌角等硬物
硬物击伤虽然不容易发生眼内的感染,但可能出现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眼疾,也会造成失明。
如果孩子出现视力下降或重影、头晕、呕吐医院。
14.石灰干燥剂
许多零食里都有干燥剂,有些孩子会喜欢拿来玩儿,可万一不慎把干燥剂丢进了保温瓶,就会导致保温瓶爆炸。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吸水后变成氢氧化钙,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使空气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15.餐具(筷子、勺子、刀叉等)
这类餐具,孩子拿着玩,摔跤必出事。
16.文具
各种笔、圆规、三角板、尺子、温度计、胶水等等。
在各种“伤眼利器”中,铅笔最危险,因为铅笔芯戳进眼睛后容易折断,笔芯滞留在眼睛里,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圆规、尺子(尤其是铁尺)等“凶器”,年龄小的不能让他拿着玩儿,年龄大的孩子不能拿着相互打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