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网爆料: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导致该学生当场去世。一个中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竟然出现如此严重的实验室安全问题,令人痛心之余,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本人粗略统计了从年至今对外报道的全国高校实验室事故,短短的16年间发生了24起高校实验室事故,8人死亡,29人受伤,其中不乏毁容,失明,截肢等重症,可怜一代天之骄子!
年份
事故数
死亡
受伤
1
1
0
0
0
0
1
0
0
1
3
0
1
0
1
1
0
3
4
2
8
1
0
0
1
1
3
2
0
0
3
0
5
2
0
3
3
1
5
1
0
1
0
0
0
1
0
0
1
0
0
总计
24
8
29
(网络公布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
窥过时间的缝隙,我请诸君一个个仔仔细细的看一下,我们16年来的每一起事故,每一位伤者,以及每一位因此而殒命的莘莘学子,我们的一代天骄!
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
年2月27日0时42分,南京工业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所幸人员伤亡。
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做实验,在做垃圾渗透液污水处理实验期间发生现场爆炸,事故当场造成3名学生死亡。
年3月27日复旦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炸,现场一名学生手被炸伤。
年9月21日,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一名学生受轻微擦伤。
年1月10日中午,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厦一间实验室内起火。不过幸运的是,现场无人员伤亡。
年12月18日上午10:10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楼实验室发生爆炸起火,有三间屋起火,过火面积约80平米。事故造成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死亡。
年6月17日下午16:30分左右,苏州大学物理楼二楼实验室在处理锂块时发生爆炸,苏州消防调集7辆消防车参与救援,无人员受伤。
年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淮北矿务局朱仙庄矿中学的实验室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教师受伤。
年4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化工学院实验室发生储气钢瓶爆燃事故,5人受伤,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1人重伤截肢。
年12月4日中午11时左右,江苏省常州工程学院合一楼化工系顶楼实验室发生爆炸,现场一片狼藉,无人员伤亡。
年4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一个废弃的实验室突发爆炸,造成施工人员1死3伤。事发实验室曾用于炸药实验,施工人员切分铁废料时发生爆炸。
年3月6日下午6点左右,位于北四环学院桥东南方向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心实验楼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
年2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6楼发生甲醛泄漏,约名师生疏散。三辆警车和四辆消防车紧急赶往现场。事故中不少学生喉咙痛、流眼泪,感觉不适。
年12月7日,南开大学一化学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一女生手部严重受伤。
年10月10日中午12时59分,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实验楼四楼发生火灾。
年6月21日下午,在济南大学一实验教学楼内发生玻璃仪器爆炸事故,实验室内一名女生面部被炸伤。所医院,眼睛内的碎玻璃也被及时取出。
年4月14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化工学院一实验室三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过程中,实验物料意外发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
年6月8日,天津师范大学明理楼5楼的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
年5月25日晚上9点31分,潮王路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教室做化学实验时,不知何故引发火灾,火势较大,有学生被困。无人员伤亡。
年10月23日下午1点多,北京理工大学新5号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5人受伤,其中有一名实验室负责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调试工程师。
年7月3日,浙江大学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内两名正做实验的教师误将本应接入实验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通向室的输气管,导致室一人身亡。
年4月7日19时34分,位于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氨气泄漏。
年7月11日10时许,云南大学北院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楼实验室,一名临近毕业的博士生在做实验时发生化学爆炸,该名博士生被严重炸伤。
年3月15日凌晨左右,复旦大学化学西楼一实验室内突发爆炸,放置室内的试管、容器等相继发生连锁爆炸,所幸未酿成人员伤亡。
年8月8号,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实验楼二层的一个实验室失火,没有人员伤亡。
教育部紧急发文:高校实验室安全刻不容缓!年6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 《意见》强调,要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复杂艰巨性,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解决实验室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掌握防范化解遏制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动权。《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强化落实,通过强化法人主体责任、建立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校园安全氛围。
实验室管理的七大问题在一篇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方案的探讨》的论文中指出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存在以下七大问题:
1.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2.教师队伍缺乏对实验安全的指导;
3.实验中心安全监管不到位;
4.学校缺乏专业的实验室管理团队;
5.实验室的构造安排不合理;
6.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7.缺乏实时安全智能管理系统.
通过梳理近16年的高校实验室事故,笔者以为以下三点问题尤为突出
1.师兄带师弟危险丛生:老师缺乏足够对实验的指导。
以发生在年9月21日,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案为例。两名学生受重伤,一名学生受轻伤,其中一人毁容,右眼失明,左眼视力0.01,脸部多处疤痕。年12月28日,这场持续4年无果的东华大学实验室爆炸案在上海市长宁区法院一审宣判:东华大学因有明显过错,存在重大过失,需向受害学生郭宏振赔偿医药费等各部分类费用万多元。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氧化石墨烯制备实验中所使用的浓硫酸及高锰酸钾均属于危险化学品,该实验是高度危险的实验。对此,作为负有教学责任的校方及教师并没有明确教授实验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及危险后果,仅仅以传帮带的传统,通过师兄带师弟的形式才造成了这次恶劣事件的出现。
2、实验室危险物品管理疏忽严重
年4月,南京某高校一处废弃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死3伤。事故发生直接原因是外来施工人员用明火切割金属,而该废弃实验室是10多年前存放化学药品的实验室。废弃了10多年的实验室,还存放有危险化学品,可以说这起事故,与危险化学品管理疏忽不无关系。
3、科研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年12月,北京某高校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这起事故直接原因在于,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易燃气体氢气,由金属摩擦及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而发生爆炸,爆炸的同时造成了镁粉粉尘爆炸和其他可燃物的剧烈燃烧。事故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其中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科研项目安全管理的不到位。
老王整理了关于实验室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希望各位同学谨记在心!
实验室中的危险源电器、设备
危险化学品
微生物
高压容器
加热设备、电器开关,存在火灾和触电的危险!
即使最安全的化学药品也有潜在危险!
最容易导致病菌污染的危险!
高压灭菌锅、气体钢瓶的危险!
实验室危险源辩识与分析
序号
活动点/工序/部位
危险源及共风险
预防及应急措施
1
微生物室紫外灯杀菌
紫外灯开启是,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和眼镜造成伤害
按规定时间开启紫外线杀菌灯,开启时人员不直接接触。更换紫外线灯及放取物品时需将紫外线灯关闭后操作
2
紫外线灯管出现破损对人员造成划伤
紫外线灯管出现破损时将微生物室的玻璃碎片清洗干净(制作防护罩或与厂家联系定做)
3
硫酸盐酸的储存
硫酸盐酸储存不当易造成火灾及人员皮肤灼伤
存放化学品的区域贴有醒目标识;避免与易腐蚀性物质接触,远离火源,化学品柜专人专柜上锁储存,交接班时对危险化学品领用、使用和结存情况进行交接,确认品名和数量
4
电器设备的操作
使用不当易造成火灾及人员皮肤灼伤
贴有醒目标识及操作规程;机器经常维修
5
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
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不当易造成人员中毒
存放化学品的区域贴有醒目标识;化学品柜专人专柜上锁储存
6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
易燃易爆物品储存不当易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存放化学品的区域贴有配目标识:远离火源、热源,化学品柜专人专柜上锁储存
7
玻璃仪器的伙用
玻璃仪器使用不当易造成人员划伤
使用时操作得当,注意防护
8
高压蒸汽灭菌器
有烫伤、触心、爆炸的危险
定期检定灭菌锅、压力表、安全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待灭菌锅降温、降压时开启取放灭菌物品。
9
配制检验药品
有毒有害药品
建立有毒有害药品使用台帐,专柜储存,双人双锁保管。会
10
易燃易爆挥发药品
易燃易爆挥发药品,易发生火灾、爆炸、腐蚀事故。
远离火源,在阴凉避光处保存,配制使用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1
强酸强碱药品
易人体皮服、眼睛造成伤害。
酸碱药品单独存放,配制时配戴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耐酸碱围裙。发生意外及时用水冲洗,如不小心进入眼内及时用洗眼器进行冲洗。
12
酒精灯
引起火灾
灯内液体不得超过三分之二,熄灭时用盖熄灭。
13
电炉子
引起火灾、烫伤
在使用前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电炉子附近不能放置易燃物品,不使用时及时关掉电源,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高温物品。
14
电热恒温干燥箱、水浴锅
触电、烫伤
在使用前检查电源是否有破损,水浴锅炉内不能断水,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高温物品。
15
凯式定氮仪
烫伤、爆炸
检查冷凝器不能断水,不能直接接触高温物品
实验室安全:七大事故记心间1.火灾类事故
原因: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等。
2.爆炸类事故
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生物安全类事故
原因: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生物废弃物含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
4.毒害类事故
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质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5.设备损坏类事故
原因: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
6.机电伤人类事故
原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7.设备或技术被盗类事故
原因: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这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实验室安全管理:记住这“八防”保命!1.防水每个实验室都配有一次性水、纯水、高纯水或制水的仪器如蒸馏器、纯水机。作业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忘记关水龙头的,或者是突然停水后打开水龙头忘记关闭的。还有要定期检查制水仪器,防止有漏水的情况。
2.防火实验室有各种火具如酒精灯、电炉,还有FID气相色谱仪会产生火的仪器。这些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那么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结合燃烧的三要素——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在使用火的时候就要消除火源附近的助燃物以免引起火灾事故。当发生火灾进行灭火时同样要结合燃烧的三要素,去掉其中一个就能阻止燃烧。火灾又分A、B、C、D四类,每一类火灾使用的灭火器都要区分开来而且每个实验室都必须配备灭火器,且灭火器要定期进行检查。
3.防毒我相信每个实验室都会用到有毒的试剂,那么在使用有毒物质的时候我们要了解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使用方法和应急措施。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相符的标签,剧毒物品要严格遵守“五双”制度(双人保管、双人发放、双把锁、双台帐、双人验收)。
4.防腐蚀化验室常用的试剂如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都具有腐蚀性。使用腐蚀性的溶液会对我们的实验台、实验仪器腐蚀。那么在使用这些溶液的时候我们的防护措施就要做好,若溶液滴在实验台、实验仪器上要及时用抹布擦拭干净。使用后的废液要用容器进行回收而不是乱排乱放。
5.防触电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中我们都要防触电。首先从用电设施上说起,电源插座必须接地线,大功率仪器、电器设备必须接空气开关,实验室整个用电必须有漏电保护开关;其次,在使用电器设备时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电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在对仪器进修检修或则维护的时候必须做到“三步曲”——停机、断电、挂牌;最后,使用完毕后关闭仪器设备电源使之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
6.防爆易爆类的药品有苦味酸、高氯酸、双氧水等,像这类药品应单独存放不应和其他易燃物品放在一起。用玻璃仪器在电炉上进行加热时,要将玻璃器具外壁的水擦拭干净,需要放玻璃珠的放玻璃珠防止玻璃器具破裂。进行易爆炸的操作时,例如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爆炸性气体时,爆炸瓶外须装上防护网。烘箱内严禁烘烤易燃易爆的物品。
7.防环境污染一般化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有废液、废气、废物。实验室产生最多的废弃物要属废液了,我们使用后的没有用的溶液不能直接排放到废液池中,我们先用废液桶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废物包括废弃的药品、废弃的试剂瓶等,废弃的药品要集中收集起来再处理而不能直接丢到垃圾桶,废弃的试剂瓶应当用水冲洗干净后再丢掉。废气的处理难度较大一些,但是有一些简单的方法也可以保护环境,比如在实验室放置活性炭、放置一些吸收废气的盆景等。我们的一些小小的举动能为保护环境做出大的贡献。
8.防野蛮作业野蛮作业就是不按操作规程作业。野蛮作业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那么防止野蛮作业最大的因素就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以说每一个操作规程都是用前辈们好的经验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来执行。有的人工作久了,觉得自己对工作有经验,有时候会偷一下懒,殊不知这种行为正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因素。事故的三要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控制住了这三要素,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十条规范要谨记1.不得在实验室饮食、储存食品、饮料等个人生活物品;不得做与实验、研究无关的事情。
2.整个实验室区域禁止吸烟(包括室内、走廊、电梯间等)。
3.未经实验室管理部门允许不得将外人带进实验室。
4.熟悉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路线和紧急应对措施,清楚急救箱、灭火器材、紧急洗眼装置和冲淋器的位置。铭记急救电话//。
5.保持实验室门和走道畅通,最小化存放实验室的试剂数量,未经允许严禁储存剧毒药品。
6.离开实验室前须洗手,不可穿实验服、戴手套进入餐厅、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
7.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实验结束后实验用具、器皿等及时洗净、烘干、入柜,室内和台面均无大量物品堆积,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实验台。
8.实验工作中碰到疑问及时请教该实验室或仪器设备责任人,不得盲目操作。
9.做实验期间严禁长时间离开实验现场。
10.晚上、节假日做某些危险实验时室内必须有二人以上,以保实验安全。
一门人人都要认真学的好课程!最后推荐一门课程,建议所有实验室人员,尤其是高校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够深入的学一学: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推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网络高级研修班》课程。本课程全面讲解实验室用火,用水,用气,用电等安全知识,以及重要的精密仪器操作安全,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等。全程52小时,是各大院校,企业都应该认真学习的实验室安全体系课程,一经推出收到各企业及院校的好评。
(扫码:可免费试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