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HSE培训/咨询/信息化建设一站式服务商
“不用再查了,上一周查过了”“安全规定那么多,都去遵守根本不现实”“何必那么认真,过去都那么干的也没啥事”。抱有这种思想或日常工作中麻痹大意、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员工大有人在。不经意间的一次疏忽,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甚至酿成事故。
在工业化不断发展前进的今天,安全生产已逐渐成为生产经营永恒探索的主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障安全才是一切工作得以继续开展的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到过,人生在世,一大基本需求就是安全。有了安全感才能踏踏实实朝着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如出门前反复检查电源、门窗、空调等是否关了,甚至走到楼下,还要返回检查一遍等,就是强迫症的症状。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在医学上,这是一种病,但是在安全工作上,有“强迫症”的不但不是病,而且是应该提倡的,它正是我们员工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品质和良好习惯。
一个朋友,每次开车时都会第一时间先系好安全带。有一次我们谈起这件事,他开玩笑说,这习惯从第一次摸车起就养成了,没有这点“束缚”反倒觉得不自在,像得了强迫症似的。他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养成“守规矩”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始于对风险和制度的敬畏。对违章行为抱有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必改之而后快的思想意识,加之严谨的工作行为,积淀成了安全生产中的“正能量”,这样的正能量正是安全生产的坚固屏障。
“小心使得万年船”,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与人、物(设备)、环境和管理这四个要素息息相关,而人为因素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福生于微,祸生于忽”,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莫过于已经根植于意识的那些小疏忽和习惯。如何克服这些已经深入意识的疏忽大意?练就“强迫症”似的较真心态,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大多数人认为“强迫症”对于细节的过分要求是一种偏执病态的表现,但是关于安全的“强迫症”其实并不是坏事。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无数次小心谨慎中,即使一万次没有用,但有可能就在第一万零一次就救了命。
赛为安全眼系统可为您的“安全强迫症”加码,能系统、便捷地帮助您的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通过数据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安全眼系统是以赛为安全团队10多年的企业HSE管理咨询方案为基础,针对企业安全风险特点,与生产运营充分对接的新型企业安全管理工具。
能精准有效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落地、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风险实时监控/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和科学化决策等最具挑战的安全管理难题。目前,已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力、交通运输、化工园区、安全执法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要确保生产安全,小至微小操作,大到统筹管理,任何细枝末节都不放过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这就要求我们从观念、操作和管理的转变三方面下功夫。
安全观念上要有从“我知道了”到“我会做到”的转变。每年组织的各类安全培训,开展的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不计其数,然而敷衍应付的大有人在,更何谈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我知道”“这我熟悉”我行我素的口头语比比皆是。有句老话,叫做“好船者溺,好骑者堕”,擅长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遭到意外的失败。要认识到“侥幸成功”只是个例,侥幸之下潜藏着的是更大的安全隐患,消除侥幸才能万无一失。
安全操作上要有从“应付了事”到“万无一失”的转变。一颗松懈的螺丝钉能让整个车间停止运转,安全工作中的细节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在很多时候却能够影响全局。因此,在踏入生产现场前,再次检查一遍佩戴的劳保措施有没有完好无损?该遵守的操作规程是否严格执行?事情虽小,却不允许存在半点差池,要从细微操作上杜绝敷衍了事的情况,造就严密的生产现场“安全覆盖网”。
安全管理上要有从“轻描淡写”到“小题大做”的转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细小问题的“轻描淡写”,往往是造成违规者侥幸心理助长的罪魁祸首,会为安全生产埋下不小的隐患。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善于“小题大做”,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人,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态度,敢于拉下脸来管,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我们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告别坏习惯,严守高标准。用“强迫症”的精神来做好我们自己岗位的安全工作。长此以往,我们就一定能够减少乃至杜绝各类事故、事件的发生!安全强迫症,希望你有我有全都有!
一句话证明你有“安全强迫症”:
“再三检查确认一线员工的劳保措施,必须整齐摆好”
“检查设备时里外都仔细对标参数”
“门真的锁好了吗(再回去检查一遍)”
“桌面文件必须分门别类整齐摆放”
......
欢迎在文末留言补充
(本文部分整理自网络)
安
全
生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