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安全控制程序

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检测过程安全,提高防患意识,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的安全的日常管理。

3.职责

3.1安全监督人员负责中心全面的安全及防患工作。

3.2各股室安全责任人负责责任区的安全工作。

3.3中心主任、副主任、各检测室负责人监督安全工作。

4.程序

4.1安全

4.1.1实验室内配备合适的安全消防设施,明确专人负责管理,灭火器定期检查,不得随便搬动,保证随时可用。

4.1.2实验分析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4.1.3危险物品应随用随领,妥善存放,不得在实验室内大量积存,搬运危险品时防止撞击,严禁乱抛乱丢,化学分析残液按要求慎重处理。

4.1.4各种烘箱、马弗炉、消化通风柜及其它用电量大的仪器设备要加强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对用电重点部位定期检查保养。

4.1.5使用乙炔气等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操作,不得用明火加热有机试剂。

4.1.6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或气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报告有关领导。

4.1.7下班时各股室责任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

4.1.8外单位来人联系工作或访友,严禁在实验室内接待。外单位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必要时应得到主任或副主任的批准,在本中心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不得在实验室内进行与检测与关的事情。

4.2“三废”处理

4.2.1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不得乱排、乱倒,应妥善处理。

4.2.2样品消化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让所产生的废气通过排风排出室外。

4.2.3一般酸、碱废液可中和后经水稀释后排放;剧毒药液,需经适当方法破坏、处理后倒入废液缸集中处理。

4.2.4实验室化学试剂废液及其它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后,经环保部门批准后,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5.实验室安全作业应急预案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5.1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中心实验室共有14个室,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5.1.1火灾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a.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b.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c.供电线路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d.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吸烟,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5.1.2爆炸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

5.1.3中毒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a.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

b.设备设施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

c.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

d.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e.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

5.1.4触电

违反操作规程触电;因设备设施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5.1.5灼伤

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a.在做化学实验时没有根据实验要求配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b.使用毒品时没有配戴橡皮手套,而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毒品;

c.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

d.用鼻子直接嗅气体。

5.2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刘红吉副组长:王明德成员:董瑞东

赵红丽鲁文英仇国瑞任东峰。中心主任为第一安全责任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a.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

b.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c.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d.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e.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f.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5.3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5.3.1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

a.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b.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c.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d.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e.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f.视火情拨打“”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5.3.2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

a.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b.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c.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5.3.3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a.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b.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c.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d.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5.3.4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

a.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b.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切断电源开关;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c.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d.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联系救治。

5.3.5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

a.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

b.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每一实验室楼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处理后,医院治疗。

6.支持性文件

6.1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6.2检验工作管理程序

6.3样品管理程序

7.相关记录

7.1有毒物品、贵重物品入库/出库登记表

7.2实验场所安全检查登记表

7.3检测用品入库/出库登记表

7.4标准物质入库/出库登记表

7.5有毒物品、贵重物品领用审批表

祥厘子

喜欢就赞赏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bjs/73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