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储存与使用

细数众多发生事故的案例,原因无外乎是管理与使用人员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对突发事故苗头处理不当所致。为减少火灾、爆炸及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特征、储存、使用等知识。。。

先来看看化学品的分类

化学品一共可以分为16类:(1)爆炸物;(2)易燃气体;(3)易燃气溶胶;(4)氧化性气体;(5)压力下气体;(6)易燃液体;(7)易燃固体;(8)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9)自然液体;(10)自燃固体;(11)自燃物质和混合物;(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13)氧化性液体;(14)氧化性固体;(15)有机过氧化物;(16)金属腐蚀物;

细数化学品中的危险品1爆炸品

分类:爆炸化合物、爆炸混合物。

爆炸混合物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爆炸组分和非爆炸组分经机械混合而成的。。。如,硝铵炸药、黑色火药、液氧炸药都属于爆炸混合物。储存与使用:爆炸品在爆炸瞬间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周围的人和建筑物受到极大伤害与破坏,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时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管理。(1)储存爆炸品要有专门的仓库,分类存放。仓库应保持通风,远离火源、热源,避免阳光直射,与周围的建筑物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2)储存爆炸品的库房管理应严格贯彻执行“五双”制度,即,做到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人领用、双账本、双把锁。(3)使用爆炸品时应严格小心,轻拿轻放,避免摩擦、撞击和震动。

2气体

分类:按其危险性大小可分为3类:1.  易燃气体;2.  非易燃无毒气体;3.  毒性气体;气体储存与使用:(1)  应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受热膨胀而引起爆炸;(2)  性质相互抵触的应分开存放。如,氢气与氧气钢瓶等不得混放;(3)  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钢瓶应放在室外阴凉通风处;(4)  钢瓶不得撞击或横卧滚动;(5)  在搬运钢瓶的过程中,必须给钢瓶配上安全帽,钢瓶阀门必须旋紧;(6)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严禁超量灌装;(7)  使用前要检查钢瓶附件是否完好、封闭是否紧密、有无漏气现象。如,发现钢瓶有严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应将钢瓶送有关单位进行检验。超过使用期限,不准延期使用。

3易燃液体标题

易燃液体分类:易燃液体按闪点大小可以分为三类:1.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小于-18℃的液体。2.中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大于等于-18℃、小于23℃的液体。3.高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大于等于23℃、小于61℃的液体。储存与使用:(1)易燃液体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有条件的实验室应设易燃液体专柜分类存放。(2)易燃液体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相互碰撞或将容器损坏造成泄露事故。不同种类易燃液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使用前应认真了解其相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易燃液体不得敞口存放。操作过程中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必要时佩戴防护器具。

4易燃固体

分类:(1)  一级易燃固体;(2)  二级易燃固体;

储存与使用:基于易燃固体的燃烧性和爆炸性,易燃固体应远离火源,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仓库内,而且不得与酸类、氧化剂等物质同库储存。使用中应轻拿轻放,避免摩擦和撞击,以免引起火灾。大多数易燃固体有毒,燃烧后产生有毒物质,使用这类易燃固体或扑救这类物质引起的火灾时应注意自身保护。。。

5易与自燃物质

分级:(1)  一级易与自燃物质;(2)  二级易与自燃物质;

储存与使用:(1)易与自燃物质应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远离明火及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且应单独存放;(2)因这类物质一接触空气就会着火,初次使用时应请有经验者进行指导;(3)在使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损坏容器;(4)避免与氧化剂、酸碱等接触。对忌水的物品必须密封包装,不得受潮;

6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分级:(1)  一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2)  二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储存与使用:(1)  不得与酸、氧化剂混放,包装必须严密,不得破损,以防吸潮或与水接触。(2)  金属钠、钾必须浸没在煤油中保存。(3)  不得与其他类别的危险品混存、混放,使用和搬运时不得摩擦、撞击、倾倒。(4)  大多数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具有腐蚀性,能灼伤皮肤。使用这类物质时不可用手拿,必须戴防护手套且使用镊子。

7氧化性物质与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质分级:(1)  一级无机氧化剂;(2)  二级无机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按照氧化性强度和化学组成可分为:(1)  一级有机氧化剂;(2)  二级有机氧化剂;

氧化性物质与有机过氧化物的储存和使用:(1)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摩擦或撞击;(2)  保存时不能与有机物、可燃物、酸同柜储存;(3)  碱金属过氧化物易与水起反应,应注意防潮。(4)  有些氧化剂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能毒害人体,烧伤皮肤,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毒。

8剧毒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的特点:无机剧毒化学品多为含有氰基(-CN)、汞、磷、砷、硒、铅等的化合物;有机剧毒化学品多含有磷、汞、铅、氰基、卤素、硫、硅、硼等的化合物;生物碱为含有氮、硫、氧的碱性有机物。

归纳为以下几点:(1)  剧烈的毒害性,少量进入人机体即可造成中毒或死亡。(2)  相当多的剧毒化学品具有隐蔽性,即,多为白色粉状、块状固体或无色液体,易与食盐、糖、面粉等混淆,不易识别。(3)  许多剧毒化学品还具有易燃、爆炸、腐蚀等特性,如,液氮、四氧化锇、三氟化硼等。(4)  一些剧毒化学品与其他物质混合时反应剧烈,甚至可产生爆炸。如,氰化物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混合时反应就相当剧烈,可以引起爆炸。(5)  一些剧毒化学品能与其他物质作用产生剧毒气体。如,氰化物与酸接触生成剧毒氰化氢气体,磷化铝与水或水蒸气作用生成易燃、剧毒的磷化氢气体。剧毒化学品管理: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购买、领取、使用、保管等)要根据国务院、公安部和各地方的相关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如,国务院自年2月16日起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安部自年8月1日起施行的《剧毒化学品库安全防范技术要求》等。剧毒化学品管理的重点要求是:要设专用库房和防盗保险柜,以及双人领取验收、双人使用、双人保管、双锁、双账的“五双”原则等。各基层单位再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制度。顺便说一句,实验室防止中毒的技术措施主要有:(1)  以五毒、低毒的化学品或工艺代替有毒或剧毒的化学品或工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防毒问题的最好方法。如,苯有“三致”作用,尽可能用毒性较低的化学品(如,环己烷等)来代替;汞的毒性大,就采用无汞仪表代替含汞仪表等等。(2)  设备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防止实验中“冲、溢、跑、冒”事故。(3)  隔离操作和仪表自动控制可以起到隔离作用,防止人和有毒物质直接接触。(4)  要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5)  注意消除二次染毒源。(6)  注意加强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辅助,但也是有必要的。主要措施有:防护服装、防毒面具、氧气呼吸、防护眼镜等。(7)  定期检查毒性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8)  建立卫生保健和卫生监督制度。

9腐蚀品

腐蚀品分类与分级:腐蚀品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它腐蚀品三类,而各类腐蚀品又依其腐蚀性强弱和化学组成,分为以下各项:

1.  酸性腐蚀品:一级无机酸性腐蚀品:这类物品包括:具有氧化性的强酸和遇湿能生成强酸的物质,均有强烈的腐蚀性,如,硝酸、浓硫酸、浓盐酸、氢氟酸等。

一级有机酸性腐蚀品:这类物品具有强腐蚀性并有酸性,如,苯甲酰氯、苯磺酰氯等。

二级无机酸性腐蚀品:如,磷酸、三氯化铁锑、四碘化锡等。

二级有机酸性腐蚀品:如,冰醋酸、苯酐等。

2.碱性腐蚀品:无机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有机碱性腐蚀品:主要为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如,烷基醇钠等。

3.其他腐蚀品:无机其他腐蚀品: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溶液、氯化锌溶液等。有及其他腐蚀品:如,苯酚钠、甲醛溶液等。腐蚀品的储存和使用:(1)  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远离火源。(2)  酸类腐蚀品应与氰化物、氧化剂、遇湿易燃物质远离。(3)  具有氧化性的腐蚀品不得与可燃物和还原剂同柜储存。(4)  有机腐蚀品严禁接触明火或氧化剂。(5)  使用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受到腐蚀后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漂白粉、次氯酸钠溶液等应避免阳光直射。(6)  因有些腐蚀品同时具有毒性,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护。(7)  受冻易结冰的冰醋酸、低温易聚合变质的甲醇等则应储存于冬暖夏凉的库房

(本文节选自《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技术教学组编著)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

《分析化学手册-气相色谱分析》第三版上架啦!

好书推荐

《现代检测实验室设计指南》

好书推荐

《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指南》

实验与分析人的

「抱团学习成长」社群

小析姐喊你归!队!啦!

实验与分析人社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群、光谱应用技术交流群、色谱应用技术交流群、质谱应用技术交流群、样品前处理技术群、重金属检测技术交流群、微生物检测技术交流群、食品检测技术交流群、乳品检测技术交流群、环境技术检测技术交流群、药物研发与质控群。

加入社群大本营,请呼叫「小析姐」接受定向邀请。

小析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bjs/7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