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一般要求变色明显(所以一般不选用石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中和时的pH要吻合。
①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剂,主要原因是:石蕊的“红色→紫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不利于及时、准确地作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断。
②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生成的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酚酞:酸滴定碱——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颜色由黄色到橙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红色到橙色。
③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④强碱弱酸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而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说明:
①根据指示剂的变色判断出的滴定终点,并不是酸和碱完全反应的等当点,但没有一种指示剂的变色恰好是酸碱完全中和之点,因此把滴定终点看作等当点。
②指示剂用量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滴定时酸或碱的消耗量增加。
2、中和滴定的实验误差
待测液所测浓度的误差与标准液体积及待测液体积测量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成正相关。
附: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表
操作及读数
误差原因
导致
未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
c标变小,消耗的V标增大
偏高
未用待测液洗涤移液管或所用的滴定管
c待变小,消耗的V标减小
偏低
用待测液洗涤锥形瓶
V待增大,消耗的V标增大
偏高
洗涤后的锥形瓶未干燥
虽然V待增大,但c待变小,n待不变
无影响
标准液漏滴在锥形瓶外1滴
V标增大
偏高
待测液溅出锥形瓶外1滴
V待变小,消耗的V标减小
偏低
移液管悬空给锥形瓶放待测液
使待测液飞溅在瓶内壁,V标变小
偏低
移液管下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内
使V待增大,消耗的V标增大
偏高
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后平视
V标减小
偏低
滴前平视,滴后仰视
V标增大
偏高
滴前仰视,滴后俯视
V标减小
偏低
滴定管滴前有气泡,滴后无气泡
V标增大
偏高
滴定管滴前无气泡,滴后有气泡
V标减小
偏低
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
V标增大
偏高
热门资源下载:01.-18年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02.高中化学选修+必修共七册全部教案
03.高考课件学案和配套练习(5套)
04.高中化学全部课件+试题+复习课件
05.高中化学教材全部实验和模型视频!
06.高中化学三版本各模块全套电子课本
07.必修1课件(补赠初高中衔接课学案)
08.选修3物构、选修5有机全部课件
0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动画
10.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同课异构课件
11.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课件
12.初中化学全套资源(教案课件视频电子课本)
13.初中化学实验视频合集,倾情分享!
14.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视频集(黑背景清晰版)
15.化学教师必备:ChemWindow:好用到哭!
更多资源,点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