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常常出现一些涉及医学知识的情节,左右着人物的命运,影响剧情的走向。
但这些影视剧中涉及到的“医学知识”,却并不是%正确。每次看到那些错误的医学知识,就忍不住会出戏,原本酝酿的情绪也消散得一干二净。
追剧的时候,你是否也发现了那些错误的医学知识呢?
误区一
用嘴直接吸蛇毒
为了推动剧情,很多编剧都会安排一人被蛇咬,而另一人则“英勇无畏”地用嘴帮她/他把蛇毒吸出,加深二人之间的感情。
但假如吸的人有口腔溃疡等疾病,蛇毒可能就会通过口腔溃疡进入吸毒者体内。
同时,千万不要划开蛇咬伤口进行冲洗,因为操作者可能会划破周围血管或者淋巴,扩大创面,增加感染风险,加速中毒。
*古装剧《芈月传》,主角芈月为姐姐用嘴吸蛇毒
正确的方法:
1、控制蛇毒的扩散,就地取材,在伤口的上方用绳子或压力带结扎;
2、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病人剧烈运动,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注射蛇毒血清治疗。
误区二
鱼刺卡喉用食物顶下去
鱼刺卡喉用食物顶下去,其实,这是一种十分粗暴的方法,巧了能把刺压下去,不巧会让刺卡得更紧,伤害到食管。这和用“棉签挖耳朵”的常识错误如出一辙,只会让耳屑越来越深,造成堆积。
正确的方法:
1、首先应立即停止进食,尽量减少吞咽动作;
2、患者张大嘴,发“啊”的声音,同时让家属借助小匙将舌面下压,借光看清咽部的情况,如果发现鱼刺,再用镊子轻轻拔出;
3、若未发现鱼刺,则鱼刺可能已经卡在了更深的喉咽部,医院请专业医生来处理。
若发现有人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却不能说话时,说明可能是有异物堵住了呼吸道,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被救人身后,以拳头的大拇指和食指侧对准被救者的上腹部,另一手握紧该拳头,使劲快速向上方挤压。急救时要控制力度,对较小的孩子要用力稍减。
误区三
鲜红且不变色的血液
众所周知,人体内流出来的鲜血在没有干的时候呈现鲜红色(动脉血)或暗红色(静脉血),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氧化,变成黑褐色。
可是在很多影视剧中,即使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前溅到衣物上的血渍依旧鲜红,不会产生变色。
*仙侠剧《花千骨》中,白子画身受重伤,血流如注却鲜红依旧,可能因为他是神仙吧...
误区四
过于简单的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很简单,只需要在胸口摁几下,然后嘴对嘴吹气就可以了?影视剧中最常见的情节莫过于此:把人带到安全地点后,放平,然后深吸一口气,低下头渡气给她/他,就可以把人救回来了。
*韩剧《太阳的后裔》中,男女主角通过人工呼吸拉近距离
这样的情节既有利于拉近男女主角的感情线,观众看得也很激动,但影视剧面向全体观众播出,在拍摄的时候尊重一下医学常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人工呼吸的时候一定要先清除口腔异物,不可直接口对口渡气,直接吹气只会将气吹到胃里去,一点用都没有。
同时,在进行人工呼吸的时候还需要先把左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放在患者下巴下方,往前上方抬,从而打开气道。
并且,吹气的时候需要记住要捏住患者的鼻子。一般是按压30次,吹两次气。
误区五
直系亲属之间互相输血
血库的供血不足,这种事情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非常地紧急。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由直系亲属献血吗?
影视剧中通常为了烘托气氛,默认可由直系亲属献血,但现实中却是绝对不可以的!
一般来说,供血者体内的淋巴细胞会在受血者体内进行迁移,进而攻击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则会将这种淋巴细胞识别成“异体”加以排斥。
但直系亲属之间有部分相似的遗传基因,所以在受血者免疫系统低下的情况下,极难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这样极易导致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增殖,从而引发输血并发症。
在普通“献血——输血”环节中,这种输血并发症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在直系亲属间会提高很多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在直系亲属间相互输血。
警告:输血并发症的致死率很高,并且该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
误区六
心电图直线后立马“电一电”
还有个影视剧中最常见的情节: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电图已经成为一条直线,医生会立刻拿起除颤仪电极放在病人胸前“砰砰”地电击两下,心电图就又显示窦性心率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出现心电图直线,就意味着心脏不仅不搏动,也没有了电活动。这种情况下要么是已经去世了,要么就是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立马开展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一部分),保证大脑等最重要的器官有血液供给。接下来才是考虑推药、通气、准备电除颤。
即便如此,心电图变成一根直线之后还能电回来,也属于奇迹中的奇迹。
小结
9%的生理盐水、cc的血送化验、40ml的甲强龙、10g的速尿、给狂犬病人喝水、隔着衣服除颤……
影视剧中诸如此类的错误医学知识还有很多。虽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如果让这些错误的医学知识广为传播,会给观众带来错误的信息,甚至产生不良影响。
希望编剧们都能注意到这一点,认真了解相关专业,传递正确的医学知识。
素材来源:昆明医科大学团委、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网络素材
原标题:《影视剧里常见的错误医学知识,骗了你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