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关注近14患者遭遇误诊中

“抖什么抖,你得帕金森了?”

生活中常开的一句玩笑,其实说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疾病。从年发现至今,帕金森病今年已经历经年。很多人对一个片段仍然印象深刻,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患帕金森病的拳王阿里全身从头到手不住地颤抖,依然坚持缓慢地手擎火炬点燃奥运圣火,诠释奥运精神。颤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帕金森病。

但迄今为止,帕金森的病因仍不明确,难以治愈,人们对于帕金森病真正的了解依然非常少。

确诊难:病例本上一个又一个问号

年前,在一条英国伦敦街道上,一位名叫JamesParkinson的医生,偶然发现一些人行走迟缓、步态异常,停下来手会震颤,当时他不知道将这归于哪一类疾病,姑且称为“震颤麻痹”。

后来,在Parkinson医生的研究基础上,人们发现,震颤虽是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但却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震颤麻痹”被更名为帕金森病,并将每年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一系列药物和外科治疗手段也不断被发现。

王先生是一名高级汽车工程师。71岁退休后依然守在工作岗位上给研究生带课。年的一天,正在上课的王先生发现,握着激光笔的右手不自觉地抖了起来。随后,手抖的情况愈发严重,直到影响了吃饭。饭菜想放到嘴里,却洒在了嘴边;想端起盛汤的碗,手却突然无力,碗摔碎在了地上。医院,开始了漫漫求医路,但医生给的诊断书上,“特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脑血栓”……每个病名后面都打着问号。

“您的震颤我们没有太多经验,也没有对口的药。”医院大夫建议去北京一医院就诊。到了后却又被建议去做另一项检查。“我怀疑是帕金森病,但症状不明显,医院做帕金森实验鉴定。”结医院后,医生却直接以脑血栓收治住院。一周的抗血栓治疗下来,手抖症状依然未缓解。“既然不是脑血栓,那可能是特发性震颤,或老年性震颤。”医生分析,但到底是什么,直到出院的时候也没搞清,出院诊断书上一串问号。

年5月,经人推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见到陈彪主任,按要求做着各种指示动作,走路、转弯、握手……十多分钟的时间,王先生的病迅速得到了诊断——帕金森病。

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王先医院辗转返复一年半的时间,才明确了病因。王先生不明白,自己医院的知名专家,这个病怎么就这么难确诊。但实际上,像王先生这样走了不少弯路的患者并不少。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万名帕金森患者,有近万在中国。但帕金森病的就诊率不到40%,误诊率更是高达23.53%。

步态异常、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这些帕金森病的具体表现,却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一项研究收集了7~年连续入组的例帕金森患者,其中35.7%的步态异常患者和34.8%的肢体僵硬患者被误诊为情绪障碍;21.1%出现震颤的患者被误诊为原发性震颤;还有10%的运动迟缓患者被误诊为脑梗死。

解放军医院神经内科医师赵津京表示,出现手抖是个信号,但不一定是帕金森。手抖的原因很多,如特发性震颤、甲亢、老年性震颤、酒精中毒性脑病等,最后才考虑帕金森病,其他病种起病多是良性,可以治好,而帕金森病无法治愈,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靠症状体征,表现多样。这种种可能,都为帕金森诊断带来了困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ejiaostore.com/ajbjs/10156.html


当前时间: